中國開發者積極參與到RISC-V標準製定中—— 以開源精神推動芯片產業變革

2025玄鐵RISC-V生態大會現場。

倪光南院士為2025玄鐵RISC-V生態大會做影片致辭。

參會者在2025玄鐵RISC-V生態大會現場參觀。
2月28日,北京望京,全球數百家企業及機構齊聚,參加以「共建生態·共享未來」為主題的2025玄鐵RISC-V生態大會。
會上,人們討論著芯片產業的未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開放指令生態聯盟理事長倪光南等學者分享洞見;來自清華大學、中移集成、阿里雲、君聯資本的代表熱議RISC-V的高性能突圍和AI革新;20多家企業攜60多款生態產品精彩亮相;超千名來自各行業的國內外「芯」勢力夥伴參會;近400萬觀眾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傾聽分享。
區別於傳統的指令集,RISC-V「生而開源」,開發者可以根據需要自由組合,搭建出不同的芯片。在這個彙聚全球智慧的舞台上,學術界的前沿探索與產業界的深度合作找到了理想的交彙點。
「不僅是一項技術創新,更是一場影響未來計算架構的全球化變革。」倪光南院士在致辭中說。
推動標準製定:
「標準是技術發展的推動力」
指令集架構,是計算機系統在硬件和軟件之間溝通的一套標準和規範,是芯片的底層關鍵技術。2010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大衛·帕特森教授團隊領導研發了第五代精簡指令集架構,稱作「RISC-V」,並宣佈對外開源。對芯片設計廠商而言,這種全新模式大幅降低了芯片設計的週期、成本,在全球芯片產業鏈中的地位正在不斷提升。
如今,有數百家中國企業在關注或以RISC-V指令集開發芯片,在RISC-V國際基金會的24個高級會員中,就有阿里巴巴、華為、騰訊等11家中國企業或機構。
如果把芯片產業比作搭積木,想要建成摩天大樓,必須先統一積木的尺寸。「對於信息技術而言,標準化工作特別重要。」倪光南表示,「實踐證明,標準是技術發展的推動力,也是RISC-V生態邁向全球化和高級化的重要基石。」
在新一輪科技浪潮中,標準化工作成為推動技術升級與產業協同的重要橋樑,而中國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做開源要有一個標準,在這一方面,中國發展得非常迅速,漸漸成熟。」阿里巴巴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推進標準化工作的進程中,阿里巴巴達摩院的玄鐵團隊貢獻很大,目前在RISC-V國際基金會的2個技術委員會及10餘個技術小組中擔任主席或副主席職位,積極推動AI相關技術方向的標準化建設。
「尤其是在AI和高性能計算領域,玄鐵團隊推動了超過30%RISC-V高性能IP的落地應用,加速了RISC-V在各個高端領域的滲透。」倪光南表示,「這種務實的投入和創新,正是RISC-V生態健康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RISC-V國際基金會董事會主席戴路在發言中說,阿里巴巴基於RISC-V打造的玄鐵處理器,完美詮釋了這一開放標準的實力與潛能。「玄鐵針對多樣化應用需求進行設計,展現了RISC-V技術的靈活性與可擴展性,進一步夯實了我們對創新與卓越的共同承諾。」
標準化工作的推進,需要產業上下遊合作夥伴合力完成。
此次大會上,阿里巴巴達摩院宣佈玄鐵最高性能處理器C930即將在3月開啟交付。圍繞著玄鐵高性能RISC-V處理器,上下遊企業各展其能,兆鬆科技提供編譯器優化算力效率,讓指令集暢通;普華基礎軟件推出開源安全車控操作系統,共建軟硬協同的技術生態,推動RISC-V「上車」;紐創信安提供完整的安全啟動流程,為芯片的開發設計築起「防火牆」……
「‘頭部牽引、開放普惠’的生態模式,形成了上遊比較成熟的子系統,下遊企業也會縮短推出產品的市場週期。」阿里巴巴達摩院資深技術專家李春強認為,這種生態合作對於上下遊企業而言都有著積極作用。
加強國際合作:
「廣泛吸納全球優秀的技術人才和資源」
如今,科學研究的複雜性、系統性、協同性顯著增強,國際合作正在成為推動科技創新的必選項。
在這一進程中,中國企業與全球夥伴進行協作已成常態。比如,達摩院推出的玄鐵C910等處理器,助力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盧卡·貝尼尼帶領的團隊打造開源AI軟硬件平台、提升AI計算效率。「RISC-V正是AI時代所需要的開源架構,引領我們走上一條開放的AI革命之路!」盧卡·貝尼尼教授通過影片連線,在大會上分享了他的感受。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在平台工具層面,借助由新思科技提供的硬件仿真系統,玄鐵與其聯合推出深度融合的「無劍300」芯片設計平台,助力芯片廠商縮短開發週期。又如,在拓展操作系統層面,玄鐵團隊已基本完成國際及國內主流操作系統與RISC-V的全適配。
值得一提的是,玄鐵在RISC-V正式接入安卓開源生態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玄鐵已經在軟件生態裡面做了很多事情,包括RISC-V國際基金會,以及國內外的幾家主流操作系統,其實我們一直都在跟他們緊密合作。」談及操作系統的兼容問題時,李春強如是說。
為進一步擴大合作範圍、拓展技術能力,由達摩院牽頭成立的「無劍聯盟」在大會上官宣了一批新成員,比如Cadence和西門子EDA等。作為新晉成員,他們將與玄鐵聯手攻克複雜場景驗證難題。西門子EDA全球副總裁兼亞太區技術總經理李立基表示:「西門子EDA將攜手無劍聯盟夥伴,發揮在半導體設計、嵌入式系統開發及軟件工具鏈方面的深厚積累,加速RISC-V芯片全面驗證,助力應對RISC-V深入複雜場景的挑戰。」
「我們要加強國際合作,廣泛吸納全球優秀的技術人才和資源,共同推動RISC-V產業和生態的繁榮發展。」倪光南表示。而隨著更多國家和地區參與到RISC-V生態建設中來,中國的技術和生態勢能將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今天的大會不僅是技術的交流平台,更是全球RISC-V生態凝聚共識、攜手創新的舞台。」
堅持開源精神:
「強調了知識的開放性和共享性」
開源,成為會場上的關鍵詞。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理事長王懷民表示,開源已經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模式和競爭前沿。中國作為全球開源的重要參與者,正處於從參與融入到蓄勢引領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變革期。
戴路說,開源標準是RISC-V的核心哲學。「正是開源精神,讓我們的生態蓬勃發展並驅動深刻變革。」
在RISC-V開發中,開源技術的具體實踐越來越多。去年大會上,RISC-V開源筆記本電腦「如意BOOK甲辰版」驚喜亮相,實現大型商用軟件的穩定、流暢運行。此次大會中,中科院軟件研究所進一步介紹「如意BOOK乙巳版」、智能機器人、AI PC等RISC-V高性能應用。其中,基於玄鐵C920處理器的AI PC概念機已經跑通DeepSeek等開源模型,打通從開源硬件架構到開源操作系統、再到開源AI模型的「開源AI全鏈路」,單位計算能耗降低30%。
對於開源技術未來有何發展機遇,中科院軟件研究所RISC-V行業生態負責人郭鬆柳表示:「我覺得機遇是非常明顯的,去年我們就開始做開源筆記本電腦,想打造一個全棧、開源、開放的系統,未來會把它全部開源出來。」他認為,開源之後,生態中所有的業界同仁都能以此為參考來設計產品,大大降低生態下遊企業的時間成本。
為與全球同仁共享RISC-V技術紅利,中國科技企業始終堅持開源開放。
據悉,玄鐵4款量產處理器全棧開源,開發者可以下載源代碼,並基於此實現開源EDA協同、硬件架構創新、豐富軟件應用生態。正是在開源精神的指引下,玄鐵率先走出「開放、共建、共享」的產業合作新範式,更多終端廠商拿到了芯片設計的「加速包」。
大會現場,江原科技、物奇微電子、憶芯科技、速顯微等多家芯片企業進行了RISC-V芯片新品發佈儀式,涉及AI推理、高性能網絡等關鍵方向;中科重德、泰芯、矽昌、匠芯創、聰鏈等企業展示了RISC-V芯片在機器人、工控、智能終端等行業的落地應用;網易有道和南瑞瑞騰各自在教育硬件和電網領域積極擁抱RISC-V架構,助力行業數智化升級……從「有教無類」到「有芯共享」,開源精神超越地域與行業限制,普惠全球同仁、賦能千行百業。
「我們還要向更高更遠的方向努力。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關鍵領域,我們已經揚帆啟航;在服務器領域,我們已經開始進入;民航、自動駕駛、AI加速……這些就像冉冉升起的旭日,需要大家一起努力。」阿里巴巴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的確,開源精神不僅是代碼共享,更是人類智慧的共享。中國正與全球夥伴並肩前行,共同為人類科技事業添磚加瓦。
「實際上,開源精神貫穿著中國的歷史長河,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倡導‘有教無類’,主張教育要面向所有人,強調了知識的開放性和共享性,這也符合我們今天倡導的開源文化。」倪光南說。(劉少華 張力凱)
(本文圖片均由主辦方提供)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3月14日 第 08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