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曝光違規增重蝦仁,當地市監局:已前往現場核查
新京報訊(記者叢之翔)3月15日,央視3·15晚會曝光部分水產品生產廠家在加工蝦仁時違規、超量添加保水劑(復合磷酸鹽),以「保水」或「泡藥」方式增重,嚴重違反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廣東湛江的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被點名。15日21時許,湛江市 遂溪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工作人員已到現場核查。

天眼查顯示,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以從事農副食品加工業為主的企業,法定代表人為黃宇卓。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於今年2月被執行86萬餘元,執行法院為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截至發稿,記者多次致電該企業,未獲回覆。
據央視新聞,有群眾舉報稱部分生產廠家在加工水產品時違規、超量添加保水劑。保水劑即食品水分保持劑,常用復合磷酸鹽,能保持蝦仁的水分、提升口感和延長保質期,業內稱這樣的方式為「保水」或「泡藥」,但部分企業卻用保水劑來「給蝦增重」。
記者在走訪中瞭解到,國家對雪藏水產品中磷酸鹽的添加量有著極為嚴格的規定,但多家企業「會根據客戶需求,定製不同規格的蝦仁」,例如,一家企業的蝦仁磷酸鹽添加量達到千分之三十,浸泡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保水率高達百分之二十,這會導致蝦仁磷酸鹽含量嚴重超標,企業負責人對此卻並不在意。畢竟水比貨壓秤,添多少,就能多出多少重量。
在另一家水產企業的生產現場,泡完藥的蝦仁被迅速送入冰凍環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包冰是為了二次增重。記者問:「包冰衣最高能包到多少?」工作人員說:「多少都能包,70%都能包,一斤解凍之後只有三兩蝦仁。」
在另一家企業,工作人員表示,這樣的保水蝦仁,他們自己不吃,「我們沿海地區都是吃(新鮮)海蝦」。
走訪過程中,多家企業告訴記者,儘管蝦仁在加工時添加了保水劑磷酸鹽,但他們的成品外包裝上,並不作標註,成分表僅標明蝦仁和水。
據悉,長期過量攝入磷酸鹽可能會帶來健康風險,例如消化系統問題,導致人體的鈣磷比失衡、缺鈣、引發心血管疾病。
編輯 彭衝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