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批援幾內亞中國醫療隊歸國
新京報訊(記者戴軒)3月15日晚,第30批援幾內亞中國醫療隊全體隊員完成為期18個月的醫療援助任務,回到北京。

3月15日晚,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第30批援幾內亞中國醫療隊全體隊員完成為期18個月的醫療援助任務,回到北京。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2023年9月4日,第30批援幾內亞中國醫療隊奔赴非洲幾內亞首都科納克里,在中幾友好醫院開展醫療援助工作。醫療隊由北京安貞醫院、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組建,24人編製。

醫療隊在中幾友好醫院建立了幾內亞首個心腦血管疾病急診綠色通道,可在最短時間內開展急性心肌梗死急診介入治療、急性腦血管病急診腦血管造影和腦出血急性顱腦外科手術,提升了當地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救治能力和水平。在構建「心腦血管疾病一體化診療中心」的過程中,醫療隊發揮自身優勢,擴大技術交流和科室合作,為幾內亞培養了本土技術人才。
任務期間,中國醫療隊共計主刀實施手術534台次,參與診療急診1530人次,住院患者1992人次,搶救危重病人177人次,培訓當地醫務人員254次,累計帶教培訓943人次。其中,累計主刀外科手術472例,其中四級手術212台,包括首例胸腔鏡手術、首例顱內巨大血管外皮細胞瘤切除術等60台手術,在當地均屬首次開展,填補了相關領域的醫學空白;2024年,中幾友好醫院外科手術量較上一年增長了28%。同時,累計完成心內、神經、外周介入手術62台,其中有8類介入手術在中幾友好醫院屬首次開展,包括首例規範化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介入治療、首例冠狀動脈藥物球囊成型術等。此外,中國醫療隊在影像、超聲和檢驗等醫技科室累計完成檢查9188例次,開展中醫針灸、拔罐、推拿等305例次。

醫療隊還在駐地門診打造了一間能夠提供專業、及時外科治療的外科處置室,累計接診華人患者834人次,開展創傷外科手術22台,處置外傷患者50餘例。
編輯 張牽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