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社會觀察」第五季徵稿 設置10萬元寫作基金

人類奔忙的步履永不停歇,希望在不確定性的擠壓中生長。

2021,2022,2023,2024。四年走來,「不一樣的社會觀察」懇談會同眾多作者與讀者一起,從都市走到邊疆,從賽博空間觸及傳統村落。我們談論東北青年的「社會搖」,義烏村民和網商的角力,育兒嫂與僱主的討價還價……也談論有尊嚴的死亡,儀式中的社火,時間層累成空間的街區……

總有胸懷著熱情與真誠的人,以自己的記錄和省思向週遭的一切發問。這正是「不一樣的社會觀察」懇談會長期秉持的初心:身為社會的寫作者,我們如何發掘潛藏在生活褶皺中的驚心動魄,又如何解釋牽絆我們思緒的現實難題?

這個春天,如期開啟第五次作品徵集。第五季「不一樣的社會觀察」懇談會將於2025年4月26日在北京舉辦,由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景軍、嚴飛與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胡泳、教育學院林小英四位學者領銜,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聯合人物、新京報書評週刊、新週刊·刀鋒時間、財新mini+、正午故事、看理想、澎湃翻書黨等媒體共同發起,參與者不設置學曆、職稱和年齡的門檻,提交的研究成果形式不限。

以下為本次徵集的詳情介紹,內容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提供。

第四季「不一樣的社會觀察」活動現場。

觀察和寫作向來不止於雕琢苦難,也不止於異域風情。生命的任何活動、生活的任何面貌都值得書寫。你所描繪的,可以是方興未艾的新鮮事物,也可以是重要但仍未被充分討論的議題。無論是怎樣的文字,都傳遞著這個時代的聲音。

我們期待你能以平實、謙遜、包容的筆觸,為我們講述一切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故事。

我們「不一樣的社會觀察」系列圖書有:

知名紀錄片導演範儉的首部非虛構隨筆集《人間明暗》,將影像轉譯成文字,講述鏡頭之外的凡人故事。

謝愛磊用了十年時間追蹤約2000名重點高校學生,以《小鎮做題家》探索農村學生的出路。

沈洋和蔣萊在《新生育時代》中,通過對四十多個家庭的訪談,直面都市的婚育現狀。

在即將出版的作品中,朱矛矛以極其樸實、切膚的語言,在《樹兒》中述說雙相情感障礙母親養育孤獨症女兒的心路歷程。

許怡深入廣東製造業工廠,在《機器霸權》中回應人類勞動與機器控制的多重關係……

僅「不一樣的社會觀察」第四季,就簽約了三個選題。

這一季的懇談會,由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景軍、嚴飛與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胡泳、教育學院林小英四位學者領銜,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聯合人物、新京報書評週刊、新週刊·刀鋒時間、財新mini+、正午故事、看理想、澎湃翻書黨等媒體共同發起,現向全社會徵集題材新穎、立意深刻、反映社會現實的研究成果及各類深度調查。

「不一樣的社會觀察」懇談會將於2025年4月26日在北京舉辦,本次會議不對參與者設置學曆、職稱和年齡的門檻,提交的研究成果形式不限。

優秀規範的學術類論文將有機會被推薦發表於《清華社會學評論》等社會學期刊;話題性突出,關切社會現實的研究專著,出版方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可提供作品簽約出版機會。為鼓勵大家積極參與,我們還專門設置10萬元寫作基金。

歡迎大家關注和參與本次懇談會。

讓我們在時代的湍流中錨定坐標,以文字為舟,渡向更開闊的認知彼岸。

徵稿詳情

發起人

景軍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胡泳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嚴飛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林小英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

徵稿時間

2025年3月11日—4月11日

徵集範圍

學科:社會學、人類學及相關學科

形式:學術論文、學位論文、研究專著、雜文隨筆、深度調研報告等

題材:立足中國社會,話題性突出,體現社會關懷的作品

註:圖書寫作計劃,可提交寫作大綱和1萬字左右的樣稿(別具一格的博士論文或圖書全稿也非常歡迎)。

投稿方式

採用個人自薦方式,投稿者將個人履曆和研究成果以Word或者PDF文件方式發送至指定郵箱:

observation2025@163.com

來稿請註明你的寫作類型。

樣稿參考

論文類可參考:

「機器霸權」的建構與解構:基於南方某自動化工廠的案例分析

圖書類可參考:

謝愛磊《小鎮做題家:出身、心態與象牙塔》

沈洋,蔣萊《新生育時代》

論壇參與流程

2025年3月10日—4月10日,向全社會徵集

2025年4月中旬,參會學者篩選

2024年4月26日,在京召開「不一樣的社會觀察」懇談會

2025年5—6月,優秀選題籤約

2025—2028年,優秀作品陸續寫作、出版問世。

名額與費用說明

會議原則上邀請十二位參會人,會議不收取任何費用,外地參會人差旅費和住宿費由會議主辦方承擔。

附:往屆參會名單(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本文內容由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