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搶裝潮」來襲,帶動組件和電池片大幅漲價

3月17日,上海有色網SMM的最新報價顯示,分佈式TOPCon組件182、210、210R三種型號分別漲價0.009元/瓦、0.004元/瓦、0.004元/瓦,均價達到0.757元/瓦、0.767元/瓦、0.767元/瓦,創下近期的新高。僅僅半個多月,組件的價格上漲幅度超6分錢/瓦。

光伏組件3月17日價格 圖片來源:上海有色網SMM光伏組件3月17日價格 圖片來源:上海有色網SMM

2月份,中國光伏組件價格出現了30個月(自2022年8月以來)以來的首次上漲(+0.4%)。誰曾想到,蕭條的行業集體2024年業績預虧後不久,漲價卻成了現在光伏市場最熱門的話題,而且是「一天一個價」。

光伏資深從業人員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現在有錢都買不到組件和電池片,都在搶‘430’和‘531’」。

很明顯,光伏正在經歷「搶裝潮」。

從業人員口中的「430」是指,根據相關政策,4月30日之前並網的工商業分佈式光伏項目可以全額上網,享受較高的補貼電價;而4月30日之後並網的項目,則只能選擇自發自用或部分上網模式,無法再進行全額上網銷售。這一政策促使項目方加快搶裝進度,以鎖定更高的補貼收益,從而推動了終端裝機需求的快速增長。

「531」則是指,從5月31日起,新投產的分佈式光伏項目原則上全部電量進入電力市場交易,通過競價形成電價,並建立「新能源可持續發展價格結算機制」,不再享受國家補貼。這意味著項目方需要在5月31日之前完成並網,以避免進入市場化競價模式,進一步加劇了搶裝需求。

需求端,搶裝潮的出現使得光伏終端裝機規模快速增長,組件和電池片的需求大幅增加,庫存消耗較快。尤其是N型電池片,由於其技術優勢和市場需求,供應持續緊缺,價格漲勢迅猛。

供給端,矽片作為電池片的上遊原材料,其供應出現缺口,庫存處於較低水平,價格也出現上調。矽片的漲價進一步推動了電池片和組件的成本上升,促使企業上調價格。

儘管光伏產業鏈整體產能尚未出清,但「430」和「531」政策時間節點的臨近,刺激了光伏市場的搶裝需求,導致終端裝機規模快速增長,組件均價已逼近0.8元/W就是個印證。同時,產業鏈上遊矽片的供應缺口和漲價也進一步傳導至電池片和組件環節。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陶野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