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多一度丨春分上線 如何應對春季情緒波動?
3月20日迎來春季的第四個節氣「春分」。近日,天氣回暖,多地官宣入春。春分有哪些習俗?春天到了,如何應對「emo」情緒?
春季「C位」節氣上線
多地已入春
春分節氣時,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白天和黑夜幾乎一樣長。氣象專家介紹,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古人用「分者平也」形容,既指晝夜均分,也寓意春色平分。從這天起,北半球正式邁入「晝長夜短」的明媚時光,氣溫回暖,蟄伏的草木破土而出,燕子北歸啣泥築巢,天地間一片生機。
近期,石家莊、濟南、鄭州、西安已經入春。氣象部門預測,3月19日起,北京地區的氣溫將維持在20℃,一直到下週一(3月24日)。

有網民提問,「北京何時能一腳邁入春天的大門?」氣象部門表示,根據標準判定後會及時發佈。
2024年北京入春時間為3月13日,北京常年入春日期是3月26日。
按照《氣候季節劃分》(GB/T 42074-2022)標準:依據當年5天滑動平均氣溫序列,在首次連續5個滿足大於或等於10℃的滑動平均值所對應的日平均氣溫序列(9天)中,按第一個大於或等於10℃的日期作為春季起始日。
春分有哪些習俗?
3月20日,迎來「春分」節氣。這天,我國民間雖然沒有大規模的慶祝活動,但卻流傳下來一些頗有意味的習俗,有的保留至今,如「祭日」「吃春菜」「豎蛋」等。
-
豎蛋
「春分到,蛋兒俏」。遊戲的玩法簡單易行:選擇一個光滑勻稱的新鮮雞蛋,動作和緩地把它在桌面上豎起來,當掌握了一定技巧後,成功概率頗高。「春分豎蛋」代表這天晝夜平衡,因此「秋分」也有「豎蛋」習俗。經觀察,蛋殼本身雖為曲面,實際上凹凸不平,只要耐性找到與桌面接觸部分的3個突出點,加上蛋黃下沉後降低雞蛋的重心,就能把雞蛋立住。

-
送春牛
春牛即「春牛圖」。在紅紙或黃紙上印上農夫耕田的圖樣,由民間善言唱者送至家家戶戶並說些春耕和吉祥的話。
春分是農事活動的關鍵節點。春分後光照增強,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提升,正是春播移苗的黃金期,被農民視為耕種信號:華北「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江南「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後插秧」,農民們開始忙著春耕、播種,為全年的豐收打下基礎。
-
吃春菜
春分前後,天氣變暖,正是眾多蔬菜發芽、口感最為鮮嫩的時候,民間便有「春分吃春菜」的習俗。「春菜」一般指薺菜、春筍等春天發芽的蔬菜或野菜,其吃法多樣,涼拌、清炒、做餃子餡均可。人們認為,春分吃了這些春菜,才感覺春天來了。
春分時,不少人會選擇去踏青郊遊,順帶挖野菜來吃。野莧菜就是其中一種,也叫「春碧蒿」。人們踏青帶回野莧菜清洗後,與魚片煮在一起,稱為「滾湯」,也叫「春湯」。民間認為,「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閤家老少,平安健康。」
不過,野菜雖好吃,但也不要隨意亂挖。專家提示,無論野生植物還是菌類,採摘前應對其有充分認識,尤其生長在公路、工廠、礦山附近的野菜含有較多化學毒物、重金屬等,千萬不要盲目采食。
春季情緒易波動如何應對?
春季溫度、濕度、氣壓變化大,人們容易出現心理或情緒的問題。臨床數據顯示,春季是抑鬱症、焦慮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高發期,女性患者的比例顯著高於男性。如何應對春季「emo」?
-
增加戶外活動
適當運動有利於振奮精神、調節情緒。當發現自己情緒低落時,不妨參加體育活動,如爬山、跑步、打球或郊遊,增加日光照射,以增強人的興奮性,減輕或消除抑鬱情緒。
-
心理疏導與情緒穩定
保持開朗樂觀,及時調節心理壓力,與他人交流,參與集體活動,保持情緒穩定。
-
保障充足睡眠
良好的睡眠是精神健康的基石,合理安排作息,避免熬夜,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
-
合理安排飲食起居
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避免辛辣、刺激等食物,戒菸限酒,保持身體和心理的平衡。
-
細心觀察與嗬護
對於有精神心理病史或正在接受治療的患者,家屬應細心觀察其情緒與睡眠狀態,必要時諮詢醫生調整治療方案。
整合自氣象北京微信公眾號、首都科普微信公眾號、健康西安微信公眾號、新華社、央視新聞等
編輯 馬浩歌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