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中國大獎賽「擎」動上海 賽事與產業「雙向奔赴」

選手們駕駛賽車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夏一方攝選手們駕駛賽車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夏一方攝

引擎轟鳴、賽車飛馳。3月23日,2025一級方程式賽車(F1)中國大獎賽在上海國際賽車場落下帷幕。正賽中,來自麥拿倫車隊的澳州車手皮亞斯泰利率先衝過終點,成為歷史上第11個捧起中國站冠軍獎盃的車手。

今年恰逢F1賽事75週年。一方面,F1中國大獎賽帶動中國賽車運動和賽車文化持續升溫;另一方面,上海以F1為契機,通過賽事連接產業與生活,不斷放大城市影響力,構建體育賽事驅動城市更新的「上海範式」。

去年,F1中國大獎賽迎來20週年,中國車手周冠宇首次亮相「上賽道」,現場觀眾突破20萬人次。今年,儘管周冠宇未能以正式車手參賽,但並未阻擋各地車迷的熱情。數據顯示,今年F1中國大獎賽票房比2024年增長了30%,到場的總觀眾數超過22萬人次,刷新了去年的觀賽紀錄。從人員結構來看,來自上海以外的國內觀眾佔比約70%,海外觀眾佔比約10%。這彰顯了F1賽事對國內外車迷穩定的吸引力。

近年來,隨著周冠宇征戰F1,以F1為代表的賽車運動在中國熱度不減。數據顯示,中國F1「粉絲」數量已經突破2億人,其中半數為女性,年輕化、高學曆、高收入群體正成為觀賽主力。

七屆世界冠軍、英國車手咸美頓是F1中國大獎賽上最受歡迎的車手之一。此前,他曾6次在中國大獎賽上奪冠。今季首次代表法拉利車隊來到「福地」,咸美頓收穫了衝刺賽冠軍。

「謝謝!」比賽後,咸美頓用中文感謝現場車迷,「上海是一座美麗的城市,這裏的車迷總是對我們非常熱情。」

對於咸美頓的「主場」待遇,第二次來到上海參賽的皮亞斯泰利很是羨慕。「我有1/16的中國血統,在這裏奪冠的感覺與眾不同。」他打趣說,「希望明年能把一些李維士(咸美頓)的車迷‘轉化’成我自己的。」

除了F1賽事,F1學院賽揭幕戰也在中國大獎賽期間舉行。這項於2023年度推出的女性車手賽事,旨在培養年輕女性車手進入更高級別的比賽。持外卡參賽的中國車手師煒成為中國首位踏入F1學院賽場的車手,並在第二場正賽中以第14名的成績完賽。

「我希望把中國女性的美好和自信帶到賽場上,讓中國面孔出現在大賽上。」師煒說。

除了賽道上的極速競逐,賽事舉辦地上海國際賽車場在比賽期間化身「車迷嘉年華」。維修區參觀、車手面對面、車手巡遊等活動吸引觀眾深度參與;眾多車迷排隊打卡F1模擬器和換胎體驗等活動,變身車手和換胎工,感受虛擬與現實的賽道交織。

賽場外,F1中國大獎賽「格子旗嘉年華」在上海北外灘國客中心碼頭舉行。1∶1複刻的F1發車格成為網紅打卡點,光影秀、無人機表演等各類賽車主題文化活動將賽事熱力輻射到大街小巷。

近年來,上海以F1賽事為引擎,全力推動文旅商體展的深度融合。數據顯示,賽事期間上海境外消費回流顯著,F1賽事帶動酒店、免稅店、高端餐飲消費,進一步發揮了流量入口和消費引擎的作用。

《2024年上海賽事影響力評估報告》統計顯示,2024F1中國大獎賽吸引超20萬人次到場觀賽,直接經濟影響14.06億元,產出效應39.28億元。據介紹,未來上海將繼續深耕F1中國大獎賽的品牌價值,強化「F1+文旅」「F1+消費」「F1+產業」的系統生態佈局,進一步打響上海城市名片。(本報記者 劉 嶢)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3月26日 第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