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海絲紀錄片大會舉辦—— 搭建人文交流「跨海大道」(深觀察)



11個國際紀錄片節展代表向全球紀錄片人廣發「英雄帖」;20家中外機構尋找出品、製作、版權採購、海內外發行的「最佳拍檔」;24部中外合拍紀錄片亮相,創中外合拍紀錄片成果集中展映規模紀錄⋯⋯近日,第二屆海絲紀錄片大會在福建福州舉辦,超過30個國家及地區的紀錄片從業人員和學者齊聚榕城,共話中外紀錄片的人才培養、產業發展、國際合作,為中外人文交流搭建了一條「跨海大道」。
展現中外合拍片成果
作為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典範,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與興盛,見證著中外「舶交海中,不知其數」的商貿繁華。今年,行至第二屆的海絲紀錄片大會以紀實影像為媒,再次展現了中外合作的蓬勃生命力。
本次大會首次集中發佈了《鼓嶺家書》(中美合拍)、《海絲雙城記》(中埃合拍)、《黃檗》(中日合拍)等24部中外合拍紀錄片佳作成果展示,作品題材涵蓋自然、歷史、人文、科技等領域,創中外合拍紀錄片成果集中展映的歷史紀錄。
《鼓嶺家書》主題聚焦中美人文交流,重點展現當代中美青年相識相知、建立深厚友誼的感人故事。其美方代表、製作人劉思沅講述了發生在鼓嶺土地上的往事及該片拍攝花絮。「一般片子的開頭如果提到有個魂牽夢繞之地,都由耄耋老人開場,但是這部紀錄片的主角是一個來自美國的16歲女生。」劉思沅說,「拍攝的時候,這位女生說,上一輩的情誼就肩負在我們身上。可見不管在什麼地方,人與人的情感是相通的,即使跨越百年,也是能夠得到傳承的。這是拍攝《鼓嶺家書》給我們主創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由加拿大華裔戲劇藝術家林寶珠執導的紀錄長片《百年沉默》,在此次大會上進行了中國首映。該片以導演個人經歷出發,講述了加拿大排華法案對幾代華人造成的影響。除了深刻的敘事價值外,《百年沉默》展示了跨國合作的重要性。
「在加拿大,有許多影視行業的華裔創作者或許並沒有機會認識彼此。因為這個項目,我們聚在了一起,還得到了華裔前輩的幫助,實現了華人社群內部的傳承;同時,這部影片把我帶回中國,讓我與遠方親戚產生聯結,也把我帶向了更廣闊的世界,在國際節展上勇敢地表達自己。」林寶珠說,希望這部紀錄片能通過數字平台與更多觀眾見面,促進全球範圍內對於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為跨國交流合作提供平台
搭建中外交流合作、文明互鑒的平台,是海絲紀錄片大會最重要的特質。
本屆大會專門設立聚焦「海上絲綢之路」人文紀實影像交流的專業平台——中外紀錄片市場,邀請20家國際節展、國內主流紀錄片製作和播出機構、互聯網平台以及國內外發行單位參與推介,旨在鼓勵多元化合拍項目落地,聯動中外夥伴開闢「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優正選行通道,促進紀錄片領域的跨國合作。
作為中國Z世代聚集的文化社區,嗶哩嗶哩是中國重要的紀錄片出品方。嗶哩嗶哩紀錄片總監製張元表示,B站始終將國際化作為紀錄片的重要目標,與BBC、迪士尼、華納兄弟、探索集團等國際廠牌深度聯動,通過探照燈計劃、恒星計劃孵化新生創作力量,持續推出兼具人文溫度與創新銳度的作品。
本屆紀錄片大會「製作中項目(WIP)」提案平台,是亞洲首個跟國際節展直通的「製作中項目」(WIP)提案平台,構建了「國際提案-中國賦能-全球發行」的閉環生態。去年入選提案平台的10部紀錄片提案,已有3部作品製作完成,並在本屆影展中進行了展映。其中有3部作品已經問世(《地上的雲朵》《百年沉默》《最後的人魚》)。今年入選的10個項目同樣精彩,如《海綿星球》關注城市與全球氣候變化的關係,《上遊》記錄了第三代進城務工者的青春歲月。
「全球的紀錄片創作者面臨著資金短缺、技術革命、新媒體衝擊等諸多挑戰,海絲紀錄片大會這樣的節展,對行業而言比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為促進跨文化交流與合作提供了諸多有益探索和啟示。」世界科學與紀實製作人大會總監保羅·李維士表示。
「福建出品」出海帶來啟示
紀錄片被稱為「國家相冊」「時代影像誌」,肩負著重要文化使命。
近年來,福建每年製作紀錄片100多部,湧現了《兩岸家書》《柴米油鹽之上》《大儒朱熹》《早餐中國》等佳作;推動拍攝中外聯合製作紀錄片《鼓嶺家書》《黃檗》《海絲雙城記》等,實施海外播映計劃,已在25個國家播出60部紀錄片,書寫了文明互鑒、美美與共的生動實踐。
本屆海絲紀錄片大會特別舉辦了「紀錄片創作‘福建出品’現象研討會」,邀請資深製片人、導演、學者及業界代表,共同探討「福建出品」現象的創作邏輯與文化價值。
「福建在紀錄片創作領域異軍突起,一批精品佳作相繼湧現,這些作品不僅是‘福建出品’創作實力的生動體現,更是中國文化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有力見證。」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範宗釵表示。
福建紀錄片緣何能破圈出海,在國際舞台大放異彩?在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副董事長陳加偉看來,福建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這種海納百川、兼容并包的特質,能夠讓紀錄片跨越文化差異,與全球觀眾產生共鳴。
目前,福建已與49個國家的城市建立了128對友城關係,約2000萬閩籍華僑華人分佈在19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常務副會長陳宏認為,海外僑胞的文化鄉愁及身份認同,使得福建紀錄片成為他們慰藉鄉愁的精神食糧,為海外傳播提供了可能。同時,福建紀錄片聚焦航海精神、生態意識、兩岸關係等全球性主題,構成契合國際傳播需求的創作邏輯。
據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副董事長洪雷介紹,接下來幾年,福建將推出五大系列精品紀錄片。其中,福建文脈系列將通過《文化閩江》《縱貫武夷》《山海閩商》《兩岸情緣》等作品,挖掘梳理閩江流域文化、武夷山脈人文景觀、東南海岸閩商現象、閩台情緣等主題;歷史人物系列,將打造福建八閩名人影像庫,首期將推出《人民的樵夫》《沈葆楨》等紀錄片。(本報記者 鄭 娜)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3月26日 第 07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