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紅色文化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

3月18日,「可愛的中國」上饒紅色組歌首場演出在上饒市舉行,拉開了在全省巡演的序幕。之後,演出以「行走的思政課」方式走進高校校園,唱響「可愛的中國」紅色IP,推動紅色基因在傳承中煥發時代光彩。

「可愛的中國」上饒紅色組歌主創團隊來自上饒師範學院。該校將紅色組歌的編排創演與藝術專業的課堂實踐相結合,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促進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

這是江西深化「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的一個生動實例。

近年來,江西充分利用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聚焦打造全國紅色文化育人高地目標,成立全國紅色文化育人共同體,持續推動紅色文化深度融入「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五項改革試驗」,推動紅色文化教材、課程、資源、活動大中小學一體化,拓寬紅色文化育人格局,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大思政課」改革成果。

把家門口的紅色資源利用好,用紅色實踐鑄魂。江西高校與革命舊址、紀念場館、博物館等聯建70個家門口的主題實踐教學基地,聯合開發精品理論實踐課程,不斷豐富「大思政課」的教學內容。省教育廳還聯合省文物局,推出22堂以革命文物為主題的「大思政課」優質資源課程,設立了3個江西省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打造一批大中小學紅色研學品牌,讓學生在「行走的課堂」中當好紅色根脈傳承人。

2024年,江西開展「牢記囑託強國有我行走贛鄱感恩奮進——江西省高校學子暑期大思政實踐活動」,組織全省109所高校、千支實踐分隊、10萬餘名青年學生走進農村、社區、企業,深刻感悟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的鮮活實踐。

將豐富的紅色資源融入教學,用紅色課堂培根。緊扣「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主題,江西持續用好《紅色文化》系列教材,組織研發紅色文化教育精品課程,開展紅色文化課程優秀課件、優秀教學案例評選活動,打造「榜樣的力量」「黨旗的召喚」「八一軍旗紅」等教學專題,推動紅色文化深度融入「大思政課」建設。積極推廣「雙師同堂」「同步課堂」教學方法,把紅色講解員請進課堂,與思政課教師合作授課,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

持續擦亮紅色文化育人品牌,用紅色校園潤心。江西大力開展紅色基因傳承示範創建工作,打造了一批高校「紅色班級」「紅色文化優秀團隊」和大中小學「紅色基因傳承示範校」。常態化組織「回望崢嶸讀初心——誦讀紅色家書講述英烈故事」進市縣、進校園巡演;推出「思享薈」大型思政特別節目13期,每期超千萬人次收看。

各地各校還以舞蹈、話劇、音樂劇等形式打造一系列紅色經典劇目,如井岡山大學的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贛南師範大學的原創大型音樂舞蹈史詩《人民共和國從這裏走來》,在全國各地巡演廣受好評。

今年是「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的關鍵期。記者從省教育廳社政處獲悉,江西將開展「牢記囑託強國有我行走贛鄱感恩奮進——文化贛鄱行」2025年江西省高校學子暑期大思政實踐活動,推動「誦讀紅色家書講述英烈故事」從高校向中小學校延伸,引導各地各校用好紅色文化資源,提升育人實效。

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芳

編輯:陳笑笑

審核: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