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劇市場規模超500億 山東發佈十條措施全力助推微短劇發展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截至2024年底,我國微短劇市場規模達504億元,微短劇用戶規模達6.62億人,網民使用率為59.7%,日均播放量達20億次。我國微短劇市場蓬勃發展,山東省正在積極發力。
3月26日下午,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正式開幕前夕,一系列精彩的發佈儀式、論壇活動在成都率先舉行。在「山東省推動微短劇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發佈儀式」現場,山東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國華從大力縮短審核時限、提高優秀作品扶持獎勵力度、打造微短劇攝製基地和拍攝取景地、推動微短劇跨界多元融合、健全微短劇版權保護推廣機制、提升微短劇國際傳播能力等方面,系統向大家介紹了正在蓬勃發展的「網絡魯劇」。

製定「魯微十條」,助力山東省網絡視聽創新發展
為推動微短劇行業高質量發展,山東省廣播電視局多次到省內外開展調研學習,廣泛徵求業內專家、播出平台、製作機構等的意見建議,研究製定了《山東省推動微短劇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簡稱「魯微十條」,包括實施微短劇精品創作工程、推動微短劇賦能千行百業發展、拓寬微短劇發行傳播渠道、打造一批微短劇攝製基地和拍攝取景地、支持技術創新與應用、提高內容審核質效、健全完善保障獎勵機制、引育高端專業人才、加強交流合作推動魯版微短劇出海、健全完善版權保護推廣機制十大舉措。
例如在拓寬微短劇發行傳播渠道的措施中,山東將打造微短劇播出平台,拓寬魯版微短劇上線播出渠道。還將支持山東廣電享TV、山東海看IPTV等平台開設微短劇劇場和影片點播專區;在健全完善保障獎勵機制上,獎金尤為豐厚。重點獎勵既有「獎盃」又有「口碑」的精品微短劇項目,例如對榮獲「五個一工程」獎,或者榮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季度推優和年度推優的微短劇,對列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夢 新徵程」原創網絡視聽節目徵集展播活動的微短劇,對在央視一套、八套黃金時段播出的重點微短劇等等,都將給予資金獎勵。

覆蓋全山東的微短劇產業聯盟正在逐步形成
山東省廣播電視局先後製定印發了《山東省網絡視聽產業基地(園區)管理辦法》,全力打造濟南、青島兩個產業聚集高地,鼓勵煙台、濰坊、日照、德州等城市走在前列,帶動全省網絡視聽行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山東已經形成了以青島東方影都、沂蒙紅色影視基地、德州樂陵影視基地、濰坊紅高粱影視基地、德影城影視基地等為代表的山東影視攝製基地集群。支持濟南長清區、青島市北區等地打造一批場景齊全、配套完善的微短劇攝製基地,推動青島市整合靈山灣、藏馬山等資源,高起點打造北方微短劇產業基地,建立覆蓋山東全域的微短劇產業聯盟。
劉國華介紹,山東省廣播電視局始終堅持「內容為王」的精品創作導向,持續擦亮「網絡魯劇」品牌。近年來,山東先後湧現出網絡電影《勇士連》《中國青年·我和我的青春》《絕地防線》、網絡劇《不完美受害人》《黑土無言》《法醫秦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雲襄傳》《破繭》、微短劇《那一年》《進擊了,我的高歌》《木匠奇事》、網絡紀錄片《聲生不息·黃河的詠歎》《派兵去山東》《拾光記》《從河說起》、網絡動畫片《無腦魔女》、系列短影片《海上山東》《黃河大合唱》《我家有詩詞》、網絡音頻《故事里的沂蒙》等精品力作。
這些作品上線播出後,贏得較好的社會反響,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多部作品在國家廣電總局各類評獎推優活動中獲得獎項。濟南愛奇藝出品的網絡劇《不完美受害人》在東方衛視、北京衛視和愛奇藝平台同時首播,成為全國首部在衛星電影片道和頭部平台同時播出的網絡劇,先後獲得飛天獎、白玉蘭獎、金鷹獎等多個獎項或提名。趙冬苓老師創作的首部網絡劇《沙塵暴》,歷經三年的精心打磨,也將於3月28日在優酷平台全網首播。
劉國華表示,山東省廣播電視局期待與全國同行攜手,共築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新高地,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作出更大貢獻。
(圖據山東廣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