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失意」到「詩意」 杜甫跨越千年,與「拚命搭子」 一起帶你遊四川 | 封面獨家

封面新聞記者 劉葉

因為一場跨越時空的「失意」,千年前的杜甫與「喪喪女孩」楚慈在成都相遇,並達成「拚命搭子」:兩人拚單共用一條命。當精神力極低的「打工人」到哪兒都要帶著這位「好奇寶寶命搭子」時,爆笑與治癒之路便由此展開。

這部「四川造」文旅短劇《跟著唐詩去旅行第一季:我和詩聖做搭子》為何選中杜甫?為何會設定「詩意古人」和「失意少女」的互救情節?劇中還有哪些小巧思值得我們關注?3月26日,封面新聞記者獨家專訪該劇總製片人湛雪。

劉秀飾演的杜甫和金漫飾演的楚慈劉秀飾演的杜甫和金漫飾演的楚慈

拍攝12天跨越四川7景區

穿越來的杜甫是個超級大吃貨

「快看,一顆掃把星!千年難遇啊!」

「那是飛機」

「啊?什麼雞?什麼雞那麼厲害能飛上天哪!」

剛穿越來的杜甫,就是一整個「好奇寶寶」,看什麼都新鮮,像這樣有趣的對話幾乎貫穿全片。

不久之前,職場失意、生活不易的女主楚慈,在橋上一躍而下,沒成想,卻被剛去世但拒絕投胎、穿越千年而來的杜甫所救。在「投胎緩衝期」的杜甫,因為達成了「救命成就」,被系統獎勵了特殊裝備:兩人共享一條命的「拚命搭子」:楚慈。因系統設置,「蹭命人」楚慈不能離「命主」杜甫15米之外,而杜甫也在楚慈無奈進入的導遊模式下,開啟了為期兩天的「成都er」生活。

隨著杜甫在劇中一路吃泡麵、吃羊肉串、吃火鍋,武侯祠、錦里古街,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峨眉山,也出現在觀眾視野里。共計12集、每集13分鐘的《跟著唐詩去旅行第一季:我和詩聖做搭子》共拍攝了12天,涉及川內7個著名景點。

穿越而來的杜甫,看到美食兩眼放光穿越而來的杜甫,看到美食兩眼放光

「四川是一個巨大的旅遊寶庫,我們選擇了和杜甫本人契合度更高的景點進行展示,從杜甫視角,沉浸式地看看那些存在於詩歌中的往事。」湛雪告訴記者。

劇中,杜甫回到自己的家,杜甫草堂,一時情難自已,吟誦起《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此詩是他在這裏生活時,窘迫和悲切的寫照。如劇中所言,詩歌是激情的產物,過飄搖不定的日子,感受人生百味,感情才能豐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是刻在中國人骨子裡的家國情懷。穿越千年後的杜甫,雖在憶往昔時唏噓不已,但面對現代牢固的大樓和寬敞的房屋,他依舊有一種如願的釋然。

創作該劇,除了繼承傳統文化和解讀古典詩歌之美,湛雪更想讓觀眾通過這部短劇,瞭解到四川山水美麗和悠然生活。

「我們嘗試使用短劇這種方式,讓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有新的展現方式。杜甫在劇中吃兔頭、火鍋,看大熊貓,爬峨眉山,都是適合遊客‘打卡’四川的方式,希望大家看完劇,想到四川走走,讓四川成為大家的內心的‘充電站’,體驗過後都能元氣滿滿。」湛雪說。

而該劇的主題既然叫《跟著唐詩去旅行》,那後續是否還有其他的唐朝詩人與我們共話四川?湛雪的答案是肯定的,「我們第二季和第三季講述的是李白和王勃,目前正在劇本創作階段,大概在半年之後會有機會和大家見面。」

現代打工人楚慈和古代詩人杜甫開啟「逛成都」模式現代打工人楚慈和古代詩人杜甫開啟「逛成都」模式

杜甫曆盡滄桑但依舊樂觀

治癒「拚命搭子」也治癒你我

在湛雪看來,詩歌根植於中國人血脈之中,唐文化的影響和傳承連綿不絕。說到唐詩,李白和杜甫是繞不開的兩個人,「其實我們選擇其中哪一位(做主角)都是我們的榮幸」。杜甫生活的年代,並非李白那樣的盛世繁華,在那些動盪不安的歲月裡,杜甫將生命哲理、家國情懷融進了詩里。

儘管他一直是曆盡滄桑憂國憂民的形象,但創作者們通過反向穿越,讓觀眾脫離了這種刻板印象。劇中的杜甫,熬夜刷手機,滿口網絡新鮮詞彙,好奇、好學,甚至有點活潑可愛。湛雪表示,希望更為鮮活立體地呈現出杜甫的心路歷程,在寓教於樂中讓傳統文化以更親近的姿態走進觀眾視野。尤其是劇中,杜甫和楚慈在成都街頭走一走,曾經詩里的家國與眼前的繁榮昌盛交相輝映,或許在這一刻,觀眾才真正與杜甫共情,真正理解他的喜怒哀樂和抱負理想。

湛雪告訴記者,本劇的創作,最難的是取捨。作為一部短劇,該如何在有限的承載量里,展現杜甫龐大的文化背景和知識體量,同時還要把故事講得有趣味有深度?「我們確定劇情基調時,就是古人的情懷、地域風貌,以及現代人的生活狀態,將這些戲劇元素疊加,同時希望通過杜甫豁達、平和的精神境界,傳遞給大家的是熱愛生活,生活其實可以很浪漫,這種正向價值觀的情感表達。」

劇情中,杜甫的扮演者劉秀用他精湛的演技,將一個活生生的詩聖放在了屏幕里。湛雪提到,當初選演員時就有兩個準則:經驗和專注。「因為這個項目的文化底蘊,要求必須更熱愛中華傳統文化,要達到這種角色要求,演員提前做功課是必不可少的。」湛雪表示,除了演員精準地表達,這部劇的成功與成都的城市魅力同樣密不可分。

女主角楚慈與詩聖成了「拚命搭子」,在湛雪看來,實際表達的是自我意識的覺醒和尊重個體的成長。楚慈初遇杜甫時,是一個被生活重壓面臨崩潰的人。但當你不如意的時候,有中國古典詩歌的力量能讓你從中獲取能量。

「它會告訴我們生活其實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我們愛的人和美好的大自然」,恰如杜甫那般,所處環境複雜多變,諸多不如意之事,但他的狀態和內心自我表達都非常大膽,他尊重自己內心的感受,用自己擅長的形式勇敢發聲,自信從容才華橫溢,千百年後他終於看到,「後世的中國,已經成為他理想中的太平盛世」。

(本文圖據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