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國企對話AI 看大模型如何改寫1.6萬人工作模式
通過AI智能體查詢制度文件,從前翻閱十幾份文檔,如今秒級精準定位條款;草擬完成的合約,大模型「同事」一出手,立刻就指出了需要修正的多處條款;5大AI助手幫助員工提高工作效率,還有更具崗位針對性的約50個AI助手正在開發的路上;大模型已覆蓋20多個場景……在黑龍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交投集團),1.6萬名員工全員擁抱人工智能大模型,而且是會說「交投話」的AI大模型。
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出現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成為全國兩會熱點。從DeepSeek到Manus,國產AI無疑是2025年開年最熱的存在。一時間,千行百業紛紛接入DeepSeek,開啟AI大模型的功能探索。
交投集團也於今年3月初完成DeepSeek-R1滿血版大模型本地化部署,但其實早在兩年前,一場關於「自主可控的AI革命」就已經在交投集團悄然啟動——搭建私域大模型,培育自己的大模型團隊,佈置自有算力……如今交投集團已從對AI的功能初探向與AI的深度賦能推進,打造全省國資系統數字化轉型的「先鋒樣本」。近日,國務院國資委網站刊發了文章《黑龍江省交投集團人工智能賦能交通新質生產力》。
一場始於兩年前的「AI覺醒」
2022年末,ChatGPT在全球掀起AI浪潮。交投集團敏銳洞悉人工智能領域蘊含的巨大潛力與機遇,深刻意識到這將是推動企業乃至行業飛躍的關鍵力量。
而彼時,國內還未有像DeepSeek這樣的「明星」大模型出現,通用大模型的開放性架構也難以滿足國資企業敏感數據「不出域」、核心業務「強適配」的雙重需求。一個研發建設自己的私域大模型的想法在交投集團內部開始醞釀。
想法很快付諸實踐。回眸私域大模型誕生過程,交投集團首席數智官齊誌剛說,2023年末,交投集團組建專業團隊,深入開展全方位調研,歷經數月,對行業趨勢、技術可行性及應用前景進行了充分論證,最終果斷決策,針對政務公文敏感性強、交通物流業務場景複雜、數據安全要求高等核心訴求,基於國產化算力底座打造私域大模型,讓它既具備通用大模型的基礎能力,又能抓住交投集團的行業特點。
選擇哪款模型作為基座?交投集團曆時三個月時間對市面主流開源模型展開系統性評測。基於準確性、響應速度、多輪對話能力等核心指標,對7個國產開源模型的內存佔用、GPU利用率、併發數、吞吐量、模型輸出結果等全方位的比較,最終選擇了阿里Qwen-72B大語言模型作為基座模型進行二次開發,又圍繞「制度查詢」「公文合規審查」「招標智能寫作」等高頻場景開展需求調研,通過「業務部門提需求—技術團隊建模型—全員參與測迭代」的協同機制,用時4個月便完成首個功能模塊落地。
憑藉「交投速度」,2024年9月,交投集團私域大模型正式上線,這不但是省內國資系統首個私域大模型,也是交投集團在人工智能發展道路上踏出的堅實有力的第一步。交投私域大模型上線後,主要應用於集團政務系統,包括資料查詢、公文寫作、合規驗證等,企業員工均可使用。
2025年3月,交投集團又走在「第一梯隊」,完成了DeepSeek-R1滿血版大模型本地化部署。齊誌剛說,完成DeepSeek滿血版本地化部署相當於將原來Qwen-2.5-72B的基礎模型替換成了DeepSeek,實現了交投私域大模型的提升。
目前,滿血版DeepSeek大模型已深度集成至交投集團OA系統,該模型也已實現與此前建立的知識庫以及各項智能體銜接,推動「人機協同」成為企業智慧辦公的新常態。

打造安全自主可控的「AI中樞」
交投集團在建設研發私域大模型的過程中,一直將「安全自主可控」作為關鍵詞。自建私域大模型,需要強大的算力基礎。在前期論證階段,交投集團考慮到數據安全問題,在調用、購買算力和佈置自己的算力之間果斷選擇了後者,建設了自己的人工智能算力中心。
交投集團成立之後建立了公有雲和私有雲「兩朵雲」,其中私有雲就是集團的大數據中心。齊誌剛介紹,交投集團近期正計劃將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遷移到集團大數據中心。遷移完成後,可實現集團內部的算力共享,屆時不僅是人工智能開發團隊和應用團隊,集團各權屬企業如需人工智能算力均可以使用。
不僅如此,交投集團近期還提出建設「一倉一平台」。齊誌剛介紹,一是建立一個全集團的人工智能算法倉,將這些年已經開發完成的算法全部集成到算法倉里,對它進行重新歸集整理後,未來可以拓展到各種場景;另一個是搭建一個人工智能開發平台,未來整個集團所有人工智能開發需求和開發人員將全部集中到這一平台上,實現資源共享、人力共享、成果共享。
安全自主可控,算力如此,研發團隊亦是如此。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是一項長期工作,借助大廠或者社會資源不利於模型更新迭代以及行業適配。「我們要擁有自己的團隊,我們最清楚自己的需求,會少走很多彎路。」齊誌剛說。
建設私域大模型之初,交投集團就組建了自己的大模型團隊,培養人工智能人才,大模型團隊成員平均年齡不到30歲。團隊成員劉通曾獲得第十三屆黑龍江省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人工智能訓練師第一名。在2024年「數據要素×」大賽黑龍江分賽中,交投集團信息科技公司技術團隊成功斬獲兩個賽道的一等獎。

不僅是大模型團隊的技術人員在開發訓練私域大模型,交投集團1.6萬員工人人都是「AI訓練師」,不斷在使用過程中訓練它,讓大模型「讀懂」交投人的專屬語言。此外,為讓員工更好擁抱大模型,交投集團已經分批逐層開展人工智能相關培訓,教大家如何提問、如何與大模型更好交流等。
向外賦能龍江各界與AI共舞
歷經兩年探索,目前交投私域大模型已延伸至公文風險穿透分析、招投標智能寫作等20多個場景,已經融入交投集團員工日常辦公和管理的過程中。
齊誌剛表示,下一步,交投集團將繼續推動私域大模型立足於交通場景,包括高速公路影片分析、收費稽核、公共服務等多場景應用。同時結合集團數智化工作,運用大模型支撐集團傳統業務領域,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交投集團目前正著手將高速公路影片接入私域大模型,將歷史影片投喂給大模型進行訓練,未來通過AI快速精準發現處置高速公路上的各種突發情況、安全隱患等。護航哈爾濱亞冬會期間,交投集團已對涉亞冬會的300公里高速公路採用無人機定時自動巡檢,無人機拍攝的全覆蓋、無死角影片數據自動回傳,未來低空經濟與人工智能大模型結合,高速公路巡檢和救援效率將全面提升。

交投大模型雖是「私域」但並不是「私用」,它不僅是推動交投集團發展的利器,也是助推龍江經濟社會發展的快捷助手。
「集團在佈局私域大模型的時候,計劃第一批服務的主體就是國有企業、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等,它們在管理、黨建等諸多方面與我們集團相似度很高,我們可以直接把交投私域大模型部署給他們。交投私域大模型的複製能力比較強,這也是它有別於公網上通用大模型的地方。」齊誌剛說。
目前,交投私域大模型已經實現了對外賦能:為黑龍江省委改革辦定製專屬知識庫,建立「一問即答」政務服務新範式;與信誠招采平台合作,依靠大模型,可以取代人工實現7×24小時AI客服,通過產品信息參數比對篩選商品,準確率高達95%,助力龍江政企協同創新。
作為龍江國資系統首個私域大模型的打造者,交投集團正在書寫國企深度對話AI的「交投範式」。在這場與AI共舞的征程中,黑龍江省交投集團的實踐,為國企打開了一扇「數智轉型」的明窗。站在新起點,交投集團正將目光投向更遠方:堅定不移地圍繞主營主業,以「技術+場景」雙輪驅動,將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大交通、現代物流等核心主業,在降本增效、產業協同、生態共建中持續釋放價值,為黑龍江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樹立標杆,以國企擔當書寫東北振興的「數智答卷」。
(圖片由交投集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