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長鏡頭|航威智能裝備領跑微特電機行業新賽道

電子產品的精密世界里,微特電機如同隱匿的「小精靈」,雖體積微小,卻是現代工業與高端裝備的核心驅動部件。位於哈爾濱新區的哈爾濱航威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威智能裝備),正以硬核科技為引擎,將高校實驗室的尖端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成為國內微特電機領域國產化替代的破局者。

技術人員在操作全自動繞線機技術人員在操作全自動繞線機

走進航威智能裝備的展廳,一個個看似簡單的微特電機產品背後,是「國內唯一」「打破國外壟斷」等充滿雄厚科技實力的標籤。作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微特電機與控制研究所唯一的科研成果轉化平台,公司自2022年底成立以來,便肩負著將航天級技術推向產業化的重要使命。

「科技報國的最終目標是產業報國。」航威智能裝備公司董事長李勇說。這位哈工大微特電機與控制研究所原所長、深耕特種電機領域數十年的專家坦言,高校科研能攻克關鍵技術,但批量生產必須依靠企業,航威智能裝備的成立,正是為了打通從「技術突破」到「穩定交付」的「最後一公里」。

依託哈工大百年電機學科的積澱,航威智能裝備的核心技術源自國家級課題的錘煉——累計承擔120餘項科研項目,獲7項國家級獎項,其產品廣泛應用於衛星、航空航天等尖端領域。例如,為某型號衛星研發的微特電機,成功替代進口產品,解決了「卡脖子」風險。

但李勇的視野不止於此:「我們堅持‘兩條腿走路’——既要穩固航空航天基本盤,更要開拓高端民品市場。」航威智能裝備瞄準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智能製造等新質生產力賽道,將航天級電機技術適配至民用領域。目前,其研發的關節驅動電機已進入機器人龍頭企業供應鏈。

2022年底註冊成立,2023年11月入駐深哈產業園正式投入運營的航威智能裝備,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辦了不少「大事情」:2023年拿到保密資質並通過ISO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24年拿到中國兵器集團和航天科技集團兩大客戶的許可證,成為其合格供應方,併成功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主要產品已經完成試製和小批量生產,其中某型產品已經獲得4000餘萬元訂單。截至目前,隨著更多的產品定型,企業逐漸步入發展快車道。

科技成果轉化離不開政策與資本的助推。2023年,黑龍江省創投「雪中送炭」為航威智能裝備註入1500萬元首輪融資;2024年,航威智能裝備成功獲批省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獲近1000萬元資金支持企業發展壯大,同年底,獲得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深哈產業園深哈私募基金3500萬元注資,完成第二輪融資。

「在發展過程中我們得到了省、市、區各部門的關注和支持,根據我們的需求提供各種指導和幫助,這堅定了我們今後再擴大選址也要優先選擇哈爾濱新區的信心,航空航天的大班營永遠都會放在黑龍江。」李勇說。

據悉,航威智能裝備目前是省低空產業聯盟的會員單位。同時,哈爾濱新區「中國星穀」「智能機器人島」的產業藍圖中,航威智能裝備正積極融入低空經濟與智能製造生態。目前,該公司已與AI、無人駕駛等領域頭部企業對接,推動微特電機產品在更廣闊場景落地。

從實驗室的「單項冠軍」到產業的「全能選手」,航威智能裝備的成長軌跡,詮釋了「科技報國」到「產業報國」的跨越,這家紮根黑土地的創新企業,正以微特電機為柱蠆式,撬動高端裝備製造的嶄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