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祖國的東大門

官兵正在進行目力觀察課目的訓練,通過保底手段提升應急作戰能力。官兵正在進行目力觀察課目的訓練,通過保底手段提升應急作戰能力。

3月上旬,黃海深處的北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紅色前哨雷達站」陣地上,多部雷達天線旋轉,方艙內操縱員們用「火眼金睛」甄別著一批批複雜空情,為上級組織的體系對抗演練提供及時準確、連續可靠的雷達情報。

雷達站於1955年在黃海僅0.03平方公里的圓島上建站,官兵們多次捕捉美製U-2飛機目標,保障擊落P-2V飛機,1964年、1965年先後分別被空軍和國防部授予「鋼釘雷達站」「紅色前哨雷達站」榮譽稱號。

操縱員用「火眼金睛」警惕地守護著祖國的東大門。

被國防部授稱60年來,「紅色前哨雷達站」像一顆戰備鋼釘,牢牢鉚在海防前沿,守護著祖國的萬里空疆。進入新時代以來,該站官兵面對工作生活環境和裝備的變化,傳承紅色基因,投身強軍實踐,推動連隊戰鬥力水平持續提升,讓「千里眼」愈加明亮。

官兵正在進行人工標圖訓練,通過保底手段提升應急作戰能力。官兵正在進行人工標圖訓練,通過保底手段提升應急作戰能力。

不久前,經歷5個小時的海上顛簸,我們終於踏上雷達站所駐守的海島。嶄新的營房,多功能訓練室、智能化書吧、公寓式家屬房、電鍋爐取暖器等設施一應俱全,無土栽培蔬菜方艙、醫療健康小屋等更是讓人感慨萬千,如今海島上的硬件設施早已今非昔比。

該站指導員張宸介紹,工作生活環境雖然變了,但官兵們戰天鬥地、堅韌不拔的精神從未改變。每逢新兵上島、老兵退休和「紅色前哨雷達站」授稱日等時機,雷達站都會通過參觀榮譽室、重溫入黨誓詞、一缸水洗漱等活動,用「一把土、一滴水」精神,激勵官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持續夯實聽黨指揮、矢誌強軍的思想根基。

陣地指揮室,司機兼電工於鬆濤(左二)正在值班。雷達站積極開展「一專多能、一人多崗」訓法,讓每名官兵至少精通兩個專業。

過去,老一輩官兵劈山鑿石,開闢了一小塊空地,圍上鐵絲網,就成了大家唯一的活動場地。儘管工作生活條件艱苦,但他們想盡辦法提高戰鬥力,煤油燈下繪航線、山洞里練精兵。如今,官兵不再為生活環境而苦惱,更加集中精力投入備戰打仗。官兵們說:「這裏是前哨,我們要當好‘千里眼’,守好祖國的東大門,讓黨和人民放心。」

雷達站榮譽室內,排長李成濱指著一張張黑白照片介紹,建站初期的雷達天線,探測距離短、精度不高,但就是那樣的裝備,見證了無數次緊急戰備和勝利榮耀,保障擊落了敵機,屢立戰功。

歲月如梭,雷達站如今已配備了國產先進雷達裝備。幾年前,面對新技術、新裝備帶來的挑戰,幹部骨幹主動擔當、日夜攻關,跑電路圖、研讀說明書,幾乎吃住都在雷達方艙,讓新裝備提前擔負起了戰備值班任務。

儘管如今的海島不缺土,但官兵們還是在蔬菜大棚建起了「南泥灣田」「延安田」等,用光榮傳統激發創業熱情。

在一次一等戰鬥值班等級轉進中,操縱班班長周永平從微弱信號中敏銳捕捉到特情,為上級指揮決策贏得了寶貴時間,他掌握的數據甚至超過了說明書上的理論值,贏得了裝備工廠專家的高度讚譽。

李成濱說,雷達站裝備不斷更新換代,但官兵們刻苦訓練的勁頭始終如一。他們成立了空情研究小組,不斷完善特情處置預案,空情合格率始終保持100%,同時,還常態開展軍情研究、習武講堂、裝備挖潛等活動,讓裝備性能發揮到極致,蓄足勝戰底氣。

陣地上,換班官兵排著整齊的隊列行進。陣地上,換班官兵排著整齊的隊列行進。

心中有責任,胸中有激情。雷達方艙內屏幕閃爍,周永平鍵指如飛,堅定地說:「開機就是戰鬥,值班就是打仗,我們是祖國空防第一道防線,必須全時待戰、隨時能戰。」

走進陣地指揮室,上等兵於鬆濤不時接轉電話,上傳下達情報信息。很難想像3個月前,作為司機兼電工,他只能保障油機的開關機和日常維護,現在卻能夠在多個崗位從容應對。這變化,是雷達站人才培養模式轉變的生動體現。

近年來,隨著遂行作戰任務多樣化,雷達站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動人員素質由單一型向復合型轉變。他們積極開展「一專多能、一人多崗」訓練,讓每名官兵至少精通兩個專業。訓練中,設置陣地被「摧毀」、通信中斷、強電子干擾等特情,組織人工測報、人工標圖、目力觀察等保底手段課目訓練,提升應急作戰能力。

雷達技師連夜檢修裝備,確保「千里眼」時刻處於最佳狀態。

在2024年的全旅年度軍事訓練考核中,指令標記班班長馬啟航和雷達操縱班副班長呂弈丞,分別獲得本專業第一名和第二名,雙雙榮立個人三等功。雷達站積極為人才搭建「舞台」,讓大家大展拳腳。在雷達站的安排下,馬啟航承擔起全站「一專多能」的組訓任務,耐性地為戰友們講解專業知識,分享自己的經驗與技巧,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官兵向著復合型人才目標邁進。

「釘」在前沿,「盯」緊空天。授稱60年來,一茬茬官兵用忠誠與熱血堅守在祖國空防一線,正如「紅色前哨雷達站」站歌唱的那樣:「敵情在我眼中,像鋼釘堅守在紅色前哨……」

責任編輯:趙飛鵬,鄭天然,孔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