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人氣」里究竟有什麼?

文 | 陸夷
廣東「人氣」旺出新高度!
2024年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廣東2024年常住人口增加74萬人,出生人口113.3萬人,再次拿下全國「雙料冠軍」。
從1978年到2024年,廣東常住人口從5000萬人飆升到1.28億人;自2007年首次超越河南位列第一之後,廣東已連續18年蟬聯中國人口第一大省。縱向來看,「雙料冠軍」並不意外。

但橫向來看,我國總體上已由人口增量發展轉向減量發展階段,2024年全國常住人口總量比上年末減少139萬。在此背景下,廣東的「高人氣」殊為不易。
「高人氣」里究竟有什麼?
(一)
人口增長,既看自然增長,也看遷移增長。廣東,在這兩方面的表現都可圈可點。
生育大省,實至名歸。
龐大的人口基數和育齡人口規模,以及傳統生育文化的長期浸潤,讓「願生」「敢生」「能生」成為廣東人的標籤。
2024年,廣東新出生人口比2023年增加10萬人,是全國唯一一個出生人口超百萬省份。至此,廣東已連續7年成為第一生育大省,連續5年成為唯一出生人口超百萬省份。
人口流入,依然堅挺。
廣東是為數不多省外淨流入人口保持增長的省份。個中原因不難想見——
廣東有超14萬億經濟總量、超1900萬戶經營主體、超830萬家企業……超大經濟體量和產業需求意味著超豐富的就業機會,為人口增長提供了穩定動力。

廣東有廣州、深圳、東莞、佛山四個特大超大城市,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各具特色、協同發展,各地「視人才為珍寶」,釋放滿滿誠意,廣聚天下英才。
廣東宜居宜業宜遊,多年來民生類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保持在七成以上,就業、養老、醫療、教育水平不斷提升,吸引更多人選擇廣東、紮根廣東。
(二)
當前,廣東正處在爬坡過坎的調整期、積厚成勢的積累期、動能轉換的接續期。1.28億常住人口、每天約1.5億實時在粵人口,意味著什麼?
充足的人力資源——
人口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最寶貴的資源。2024年末,廣東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8484萬人,佔全省常住人口比重為66.3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46個百分點。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具有比較優勢的人口結構,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穩定支撐。
廣闊的市場空間——
如今,市場成為最稀缺的資源。擁有億萬人口的廣東,市場潛力大、空間廣,蘊藏著巨大發展機遇。隨著居民消費能力逐步提升,消費升級步伐加快,綠色數字等新型消費、養老托育等服務消費需求擴大,將為消費市場注入更多活力。
厚實的人才基座——

人才因產業而聚,產業因人才而興。當前,廣東常住人口受教育平均年限提高,受教育人口規模不斷擴大,具有較高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也進一步提高。同時,廣東積極培養、引進、用好各類創新人才,目前共有專業技術人才1070萬人、高技能人才768萬人、研發人員158萬人,進一步夯實了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
蓬勃的生機活力——
在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的趨勢下,來自五湖四海的年青人在這裏相聚,在這裏就業創業,他們從廣東「新粉」變成「忠粉」,從「廣漂」「深漂」等變成「新市民」,展現出活躍躍的人氣,同時帶來蓬勃朝氣、興旺財氣。
(三)
人口數量並非發展紅利的全部,其中蘊含機遇,也不乏挑戰。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於人」、服務於民生,支持擴大就業、促進居民增收減負、加強消費激勵,釋放出以系統觀念統籌謀劃人口問題的鮮明信號。
投資於人,需要在人口數量、人口結構、人口素質、經濟政策及配套措施方面加大「投資」,推動「人口數量紅利」向「人口質量紅利」轉變。
更加「聚人」。
在2025年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省委書記黃坤明現場發出邀請,宣佈實施「百萬英才彙南粵」行動計劃,拿出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和崗位,吸納100萬高校畢業生來粵就業創業。3月16日,「百萬英才彙南粵」春季大型綜合招聘會隆重舉辦,超千家用人單位提供超5萬個崗位,廣東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廣聚英才、蓄力未來。

更加「養人」。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到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從建設更多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到強化「一老一小」服務保障……廣東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建立健全覆蓋全人群、全生命週期的人口服務體系,努力讓更多外來人口感受到「此心安處是吾鄉」。
更加「宜人」。
持續厚植人才發展沃土,才能實現人才成長和地方發展的「相互成就」。推動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建設、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實施現代化產業體系行動計劃……這些都為人才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舞台,助力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
概言之,廣東「高人氣」里有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的寶貴財富,承載著廣東的未來,必須好好珍惜、用心嗬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