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官宣房票制度,四大一線城市均已開始探索
3月26日,深圳市住建局印發《關於規範城市更新實施工作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到,建立房票制度,探索城市更新項目補償安置多元化路徑。此前,廣州已經出台《廣州市房票安置實施方案》,北京通州和上海金山、青浦也已發佈房票政策。四個一線城市均已開始探索房票政策。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房票將激活更多購房需求,給了拆遷戶更大的住房選擇面,也充分體現了「好房子」的工作導向。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提到,貨幣化安置城中村改造是促進2025年新房銷售止跌回穩的關鍵舉措之一,貨幣化安置與房票安置相結合、加大房票安置的補貼力度是相關配套政策。
探索房票制度
四個一線城市均已出台政策
深圳市住建局26日公佈的政策中提到,要推動多元化安置補償,建立房票制度,探索城市更新項目補償安置多元化路徑,自2025年4月9日起施行。去年9月,深圳市住建局曾表示正研究房票可行性。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曾明確,穩步實施城中村改造,加大城市更新項目盤活力度,穩妥有序實施房票安置制度。
此前,北上廣也有出台相關政策,深圳政策出台意味著四個一線城市均已開展房票制度的探索工作。其中,廣州於2024年初發佈《廣州市房票安置實施方案》,是一線城市中首個推進房票政策真正落地的城市。北京通州區去年7月發佈房票安置實施方案(試行)徵求意見稿,提出房票安置政策。上海金山、青浦兩區也在2024年開始實施房票安置辦法。

嚴躍進提到,在當前房地產市場新形勢下,一線城市推進房票政策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今年一季度市場基本面的強勁表現,對於發揮一線城市房票的功能具有格外重要意義。一線城市房價堅挺向好,自然會增強購房者「持房票選房」的意願,進而有助於增強房票的吸引力、發揮更好的政策工具效應。
與控增量、盤活存量思路相匹配
有利於激活更多購房需求
對於實施房票政策的原因,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在解讀廣州房票政策時曾解釋,促進房地產止跌回穩的基調下,控制增量、盤活和優化存量的管理思路佔據主導。舊改通過房票安置,而不是建設安置房,就是控制增量,即不再新增建設,也是盤活和優化存量,即將安置需求與存量去化結合起來。

陳文靜也曾提到,貨幣化安置城中村改造是2025年促進住房需求釋放、新房銷售止跌回穩的關鍵舉措之一。配套政策有望進一步完善,如貨幣化安置與房票安置相結合,加大房票安置的補貼力度,提升居民使用房票的積極性,從而加快城中村改造節奏。
中指研究院華南分院高級分析師孫紅梅則認為,房票限定用於購買政府指定的商品房、保障性住房,直接引導拆遷補償資金流入樓市。短期來看,可快速消化商辦及滯銷住宅庫存。長期來看,房票的多元化補償可提升更新效率,優先推進可實施區域,縮短舊改週期。房票成為政府統籌房源的市場化工具,可減少安置房建設財政支出。
「另外,房票可跨區域購房,優化供需匹配,緩解核心區住房壓力,激活(深圳)龍崗、坪山等區域的樓市流動性。」孫紅梅說。
嚴躍進告訴記者,四個一線城市積極開展房票政策探索,釋放了積極信號,也為全國各地城中村改造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啟示。充分表明各地城中村改造和房地產工作對房票工具的認可,意味著房票成為今年各地重點推廣和落實的重要工具。房票政策的持續推進,將有力促進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效率提升和效能提高。
嚴躍進還提到,在房地產市場步入止跌回穩和向好發展的新階段,房票功能的發揮,將激活更多購房需求,充分體現了對住房消費的大力支持。動、拆遷戶的住房選擇面明顯增加,即從過去依賴安置房轉變為認購商品房,也充分體現了「好房子」的工作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