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直播如何高質量發展?行業人士成都把脈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實習生 李俊儒

「眼下,中國的網絡直播行業正在經歷著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階段。截至2024年12月,中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到10.91億人,而網絡視聽的市場規模超過了122264億,網絡直播不僅成為了新主流消費場景,更是激勵了傳統行業的勢發潛力。」

3月27日下午,作為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網絡直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成都舉行,旨在通過系列項目發佈和深度議題討論,助力行業構建良好生態,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論壇現場論壇現場

中國網絡視聽協會短影片和直播工委會理事長魏黨軍在致辭中表示:「如何推動網絡直播高質量發展,如何以數字之力重構文化之勢,是中國網絡視聽協會思考和踐行的一項重要內容。」他提出,作為網絡直播的踐行者與見證者,需要在時代坐標系中尋找三個關鍵柱蠆式——文化價值引領的內容創新、技術發展展望的產業未來、全球視野拓展的生態格局,「這既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更是行業參與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使命所在。」

互聯網時代,「網絡主播」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職業選擇。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的職業主播數量已超1500萬,日直播場次已經超過350萬次。在「網絡直播高質量發展」圓桌對談環節,來自專業媒體機構、影視、直播、電商等領域的嘉賓,就政策協同、平台驅動、技術賦能等議題展開討論。

1905電影網副總經理、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副總編輯王程分享了網絡直播為電影頻道內容生產和策劃帶來的變化,包括成為新聞傳播的虛擬中心廣場、融媒體的中樞器官、尋找新受眾和分眾的傳聲筒以及商業變現的催化劑。在他看來:「網絡直播將成為新聞傳播的一個開放的、虛擬的中心廣場,更多觀眾可以通過網絡直播的互動,無論是點讚、打賞、彈幕,成為網絡直播重要內容的參與者之一。網絡直播未來更多的會是成為傳統媒體尋找新的受眾和分眾的傳聲筒,可以反復用於傳統媒體的用戶的黏性。」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董晨宇認為,「直播不是一個行業,直播只是一種手段,網紅也不是一個行業,沒有行業的工作內容是‘紅’,網紅只是一種手段。一定是‘網紅+’,一定是‘直播+’。直播對於社會的不管是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的發揮,一定取決於它加在哪兒,就是不同的形態。」如線上經濟+團隊化作戰的微短劇等,「我認為,職業化程度最高的,線上線下產業結合最縝密的,顯然是直播帶貨產業。直播+、短影片+已經深入到了中國經濟的態勢當中。」

在「文旅直播的沉浸式體驗與在地經濟激活」議題討論中,各平台代表則分享了各自在文旅直播方面的嘗試和案例,探討文旅達人助力文旅的優勢和內容創作思路;「跨境直播電商的生態構建與全球市場突圍」議題討論中,1905電影網董事長李瑋介紹了電影網在跨境直播方面的探索和優勢,包括建立海外渠道、利用內容版權優勢、借助AI技術實現內容生產和傳播創新等。

李瑋表示:「在AI技術的賦能下,我們具備的是更大的一種可能性。在內容生產上,我們採取的是場景化+情感共鳴+社交媒體的裂變傳播的方式。所謂場景化,就是幾萬部電影裡面,提供了一個場景化跟產品的應用場景的結合。不局限於電影,我們可以跟著視聽內容學穿搭,在場景化內容里可以看到大家是如何品美食的,也更容易引起到對商品的共鳴。」

嘉賓們期待通過此次分論壇,為網絡直播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向,助力網絡直播行業向更加規範、健康、可持續的方向升級,為數字經濟和文化產業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圖據主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