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守護生命」

張瑛(左一)到某邊防哨所巡診。孟釗/攝
張瑛(左一)到某邊防哨所巡診。孟釗/攝張瑛(左一)到某邊防哨所巡診。孟釗/攝

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上,張瑛奮戰在帳篷搭起的衛生營搶救室里。病床上躺著的年輕戰士因突發重度高滲性脫水,呼吸困難、渾身抽搐。

忍著高海拔帶來的劇烈頭痛,張瑛立刻展開搶救。她和戰友緊急實施快速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等急救治療,並冷靜地給出準確的用藥搭配和劑量。兩個小時後,年輕的戰士被從死亡邊緣拉回,心電圖趨於穩定,終於轉危為安。

這不是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張瑛第一次與死神「掰手腕」。從醫30年來,她始終奮戰在高原病防治一線,足跡遍佈青海省6州2市45個縣區,成功參與救治上萬名駐地官兵和各族群眾,成為同事口中的「壓艙石」、官兵眼中的「兵媽媽」。

「寧願自己吃苦,也不讓戰友痛苦」,這是高原醫療隊傳承至今的「老高原」精神,也是張瑛融入血脈的信念。張瑛幾乎每年都會參加高原巡診,先後11次主動請命執行大項醫療保障任務,多次帶隊徒步到海拔4800米以上一線點位執行任務。跟隨高原醫療隊的步伐,張瑛翻達阪、蹚冰河,成為一名能登高、能坐診、能急救的高原軍醫。

張瑛永遠忘不了登上海拔5600米以上點位執行任務的經歷。2020年5月,張瑛主動請纓,隨醫療隊前往某點位為戰士們送醫送藥。刺骨的寒風中,年近50歲的張瑛背著沉重的藥箱和補給糧,腳步踉蹌。同行的戰友勸她留守海拔較低的營區,張瑛果斷拒絕了,她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前線的官兵有需要,再難也要上去。」

在張瑛看來,軍醫是高原官兵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邊防官兵守衛祖國領土,寸土不讓,奮不顧身;我們守衛戰友生命,用生命搶救生命必當竭盡全力。」張瑛說,「絕不能讓任何一名戰友從自己手中失去救治的希望。」

這些年,張瑛將目光瞄準戰場,堅持為戰而醫,聚焦服務保障打贏製定科室發展路徑和目標。在第九四一醫院,她第一個探索構建「臨床+科研+部隊」醫研戰的保障模式,每週交班會前,都會檢查科室醫務人員的戰備物資是否齊全。

「得益於張主任為戰而醫、為戰而研、為戰而訓的理念,大家戰備的弦都繃得緊緊的。如果戰爭爆發,我們隨時可以衝上去。」重症醫學科文職人員孫小春回憶起與張瑛共事的日子,激動地說。

近些年,高原實戰化演訓任務頻繁,高海拔地區惡劣的自然環境給一線官兵帶來健康風險,也讓張瑛身上的擔子愈發重了起來。在2020年的一次高原任務中,張瑛又一次與死神「掰手腕」。

「醫生,請您一定要救救他們!」那天下午,5名因嚴重高滲性脫水陷入昏迷的戰士被從海拔5000米的任務點送至衛生營,其中年齡最小的患者僅19歲。這些傷員是戰友花數小時從山上運送下來的。張瑛立即展開眼底檢查、生命體徵監測,同時連接心電監護設備,做好隨時搶救的準備。

「張主任,患者病情發生惡化!」一名患者突然出現劇烈抽搐並伴隨呼吸衰竭徵兆,張瑛立即啟動應急搶救程序,與醫療團隊投入緊張的復甦工作。經過持續精準治療和嚴密監護,5名戰士最終全部脫離危險。整個救治期間,張瑛每隔一會兒就要去查一次房。事後她說:「只有這些孩子醒來,我才能睡得著。」

常年高原巡診,張瑛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多次急救經歷也讓她深知,急性高原病是影響和製約「兩高」條件下部隊戰鬥力生成的重要因素,必須在防治上下苦功夫。

為此,利用各種巡診機會,張瑛在隨身的筆記本上總結病例情況。注意到有官兵不會吸氧、皮膚皴裂,她就和隊員一起編印了《急性高原病診斷與治療》《高原科學用氧指征》等5部實用手冊。每次巡診,她都會帶一些自製的高原健康知識手冊分發給邊防官兵。這些年,張瑛組織開展健康宣教百餘場次,培訓授課3000餘人,為部隊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下了高原,張瑛又從組織體檢、高原病知識普及、藥物開發應用等方面入手,帶領科室積極開展高原醫學相關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探索高原疾病的發病機制和防治策略,建立起一套全地域、全方位、全時段、多層次的高原病立體防治體系。在她的努力下,體系部隊官兵高原病防治意識持續增強,防治效果大幅度提高,為急性高原病發病率的大幅下降作出貢獻。

在攀登高原衛勤保障能力的高峰上,作為「榜首」的張瑛,同樣帶出了一支能打勝仗的醫療隊伍。她傳承醫學前輩投身邊防高原的熱情,身體力行教會學生「用生命守護生命」。

她手把手教導初入臨床的住院醫生如何診治高原肺水腫病人,從年輕護士手中接過針管為大出血患者抽血,鼓勵和指導好學的年輕醫生考取空軍軍醫大學研究生。2023年年初,醫院計劃組建重症醫學科,張瑛又主動請纓投身重症醫學研究。

科室組建之初,從科室選址到設備採購,張瑛全身心投入其中。她先後十幾次帶隊去其他大醫院重症醫學科參觀學習,大大小小的論證會開了幾十次。

在張瑛的全力推動下,僅6個月時間,第九四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就具備了全面開展業務的能力,僅運行1年就成功搶救了120多名急危重症患者。

「高原地區容易發生重症,重症醫學科是提高危重症救治水平的利器,更是服務官兵、保障打贏不可或缺的拳頭力量。」張瑛說。

今年全國兩會,作為軍隊全國政協委員的張瑛將目光聚焦一體化緊急醫學救援鏈路建設,希望為高寒高海拔地區官兵提供針對性更強、專業度更高的醫療服務,保障官兵的身心健康,讓他們能心無旁騖地執行衛國戍邊任務。

張瑛非常喜歡一名邊防戰士拍攝的一張漫天繁星籠罩著聖潔雪山的照片,並把它設置為手機屏保。她還把這張照片畫成一幅水彩畫送給邊防哨所的戰友。畫紙上,執勤官兵與中國空間站在遼遠的星空下同框。水彩畫下方的一行字,道出高原軍醫張瑛與戍邊官兵共同的心聲:「頭頂同一片星空,共守祖國山河。」

責任編輯:陳卓,陳鼎,惠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