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丨雲南雲龍:一樹梨花萬業興

三月下旬,雲嶺深處的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數萬畝梨園成了流動的素錦,鋪展在群山之間。4萬多畝梨花漫山綻放,不僅繪就了滇西大地的詩意畫卷,更成為帶動一方百姓的致富產業。

從「賞花遊」到「品果季」,雲龍縣正以梨花為媒,以麥地灣梨為核,走出一條農文旅融合的鄉村振興之路。

大理雲龍萬畝梨花綻放。人民網記者 符皓攝大理雲龍萬畝梨花綻放。人民網記者 符皓攝

花開成景拉動文旅消費

春有約,花不誤,歲歲年年不相負。每年春天,雲龍縣數萬畝梨園中潔白的花海與黛色的山巒相得益彰,吸引5萬餘名遊客慕名而來。憑藉著得天獨厚的梨花資源,雲龍縣全力推動鄉村旅遊業蓬勃發展。

花海間,2025大理·雲龍梨花周暨火腿美食周系列活動如約舉行,白族古村、民俗風情、梨園美景相映成趣,遊客可漫步梨花樹下盡享春日浪漫;也可品一品千年非遺美食——諾丹恩火腿;還能近距離欣賞雲龍傳統民族歌舞等。

花海外,為了給遊客提供更好的旅遊體驗,雲龍縣積極培育支持民宿、餐廳等旅遊業態,讓遊客能玩得盡興、住得舒心、吃得開心。這一舉措每年為雲龍帶來旅遊收入5000萬餘元,帶動群眾人均增收近10000餘元。

大理雲龍萬畝梨園里的梨花。人民網記者 劉怡攝大理雲龍萬畝梨園里的梨花。人民網記者 劉怡攝

花落成果孕育富民產業

當梨花落盡,果實掛滿枝頭,麥地灣梨則開啟了雲龍的「甜蜜敘事」。這個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認證的地方良種,以汁多脆甜、晚熟、耐貯藏等特點,成為當地村民致富的「金果果」。

在雲龍縣,有11個鄉鎮、6000多戶村民靠梨致富。全縣4萬餘畝麥地灣梨,每年產量可達9萬多噸,創造產值逾2億元。

此外,雲龍縣不斷在麥地灣梨精深加工方面做文章,生產出的麥地灣梨片、梨膏、梨汁飲料等相繼上市銷售,受到消費者青睞。同時,梨園觀光、採摘等田園遊也持續升溫。

四季流轉,從梨花綻放到碩果纍纍,雲龍縣通過產業融合、精深加工與鄉村旅遊的協同發展,書寫著「一樹開萬業」的鄉村振興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