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向前丨固鎮:「廢棄資源」再生 「綠色產業」崛起
作為固體廢物,廢舊輪胎在業內被稱為「黑色汙染」。殊不知,廢舊輪胎也是可再利用資源,打印材料的油墨、家庭除味的活性炭、蓋房子用的混凝土鋼纖維……這些都可以從廢舊輪胎中提取。
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借助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廢舊輪胎不僅得到「重生」,更帶動了「綠色產業」發展。在循環經濟驅動下,這些「錯放的資源」正在重新歸位,不斷為城市壘起一座座「金山銀山」。

走進固鎮經開區的安徽祥普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倉居里,記者看到堆成小山一般的廢舊輪胎,小到電動車輪胎,大到工程車輪胎,各式各樣的廢舊輪胎在這裏開始「重生」之路。
廢舊輪胎經過切邊、去除鋼絲之後,進行切塊粉碎,再通過使用熱裂解工藝,將廢輪胎置於工業低溫、微正壓、無氧環境下,利用熱能,將廢輪胎由高分子物質裂解成輪胎油、炭黑、尾氣等低分子物質。
最終,浴火「重生」的廢舊輪胎,以裂解油、炭黑、鋼絲等多種高附加值產品「身份」重新示人,實現了廢舊輪胎的資源化、環保化、高值化循環利用。
這其中,裂解油是瀝青拌合站等工業鍋爐的理想燃料;炭黑是生產橡膠製品、印染油墨、活性炭等工業產品的重要原料;鋼絲除直接用作混凝土製品鋼纖維之外,還可以二次回收用於金屬冶煉。

毫無疑問,相較於過去堆積、填埋、燃燒焚化等處理方式,現在對廢舊輪胎「吃乾榨淨」和「零汙染、零殘留、零排放、全利用」,更符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要求。
安徽祥普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建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平均算下來,每一噸廢舊輪胎回收費用1000元,經過循環利用後,可以產生4000元的利潤。
「更方便的是,一牆之隔就是下遊客戶,我們的產品可以直接供應,大大減少了運輸成本。」談到發展前景時,吳建華臉上始終掛著笑容。
在固鎮縣,每天除了上演「從輪胎中來,到輪胎中去」的「再生魔法」,還有「點稈成金」的「一齣好戲」。
在安徽豐原集團,秸稈經過切碎、清洗、預熱、機械揉搓、稀堿液低溫蒸煮、逆流洗滌、酶解過濾等多道程序後,先是變成了混合糖液和黃腐酸,最後有的會變成聚乳酸,有的會變成乙醇,還有的會變成有機肥,再回到田間地頭。
小小的秸稈正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展現出多彩的「面貌」,在固鎮走出了產業高值化利用之路。

從「報廢」到「再生」,變垃圾為資源,這樣的蛻變,正是固鎮縣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綠色轉型的縮影。
固鎮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強表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當前固鎮縣正持續壯大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完善回收循環利用體系,構建良好的產業生態,加快開展方式綠色轉型,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後勁。
放眼固鎮,從小散廢品回收企業,到集群化、鏈條式發展的產業園區,這座城市正追「新」逐「綠」,做優循環經濟,把「生態包袱」真正變身為「綠色財富」,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新動能、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