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荷李活衰落凸顯美國軟實力下降
【日媒:#荷李活衰落凸顯美國軟實力下降#】《日本經濟新聞》3月26日發表報導稱,如今的荷李活早已不複當年的輝煌。荷李活的興衰也將決定美國軟實力的未來。內容編譯如下:
「荷李活電影都是一些熱門作品的續集,我更願意在影片網站上看韓劇和印度電影。」生活在洛杉磯的阿娜·史密夫說她2024年沒去過一次電影院,「比起荷李活明星,我更迷那些優兔(YouTube)和TikTok上的網紅,每天都會瀏覽他們的帳號。」
從20世紀初開始,荷李活一直是全球電影製作的聖地,也可稱之為美國娛樂產業的代名詞。但如今的荷李活早已不複當年的輝煌。過去,荷李活出口了眾多大製作電影,佔據全球約90%的票房收入。這也是美國軟實力的源泉之一,但其份額正在逐步下降。
據美國「數字」電影資料網站統計,2024年全球票房收入中,美國電影的份額下滑至69.5%,與2014年的85.6%相比,下降了16個百分點。
和政治一樣,電影的世界也在加速撕裂。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之一,中國本土電影正在發展壯大,全球市場份額從5.5%擴大至16.5%。亞洲電影大國印度的市場份額雖然不大,但影響力不斷上升。
日本的動畫電影也在全球範圍內廣受歡迎,份額從0.6%擴大至約5%。雖然進口大片一度統治日本市場,但2024年日本國內的電影發行收入顯示,這是自2000年以來首次沒有一部真人版進口電影躋身年度前十。
荷李活風光不再,凸顯齣電影製作環境的惡化與作品吸引力下降的惡性循環。
新冠大流行導致電影觀眾銳減,至今很多人也沒有重返電影院。據「高爾街」分析公司統計,2024年北美票房收入約為88億美元,比2017至2019年的平均水平(115億美元)低20%以上。背後原因主要是在家享受流媒體服務已成為大多數人習慣的消遣方式。
一家大型電影公司的高管表示:「我們更傾向於製作風險低、受歡迎的系列電影以及闔家歡電影。」這種傾向在電影巨頭中表現得尤為強烈。
2023年的荷李活大罷工推遲了很多作品的製作。俄烏衝突又導致製片商無法再向其主要市場之一俄羅斯出售電影。2025年初的洛杉磯特大山火更是導致許多荷李活工作人員受災。
在美國電影產業陷入低迷的同時,影星的號召力也今不如昔。
在美國,以荷李活明星為代表的名流熱衷於就政治和社會問題積極發聲。這一傳統可以追溯至上世紀20年代。近年來的例子包括2008年總統選舉期間,著名主持人奧普拉·溫弗里積極為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站台,掀起「奧巴馬旋風」。有分析稱奧普拉的明星效應為奧巴馬帶來了100萬張選票。
在2024年11月的美國總統選舉中,演員羅伯特·德尼羅、佐治·克朗尼等眾多荷李活大牌明星曾力撐民主黨候選人哈利斯。然而拉斯姆臣民調報導公司的一項調查發現,80%的受訪者表示,名人的支持並沒有影響他們的投票。當紅歌手泰萊·斯威夫特公開支持哈利斯,但最終「泰萊效應」被證明無效。
另一方面,特朗普拉攏到不少活躍在社交媒體上的網紅,通過他們的影響力贏得了男性獨立人士的支持,這幫助他最終勝選。
美國州立鮑靈格連大學教授大衛·積遜指出:「人們對名人的‘迷信’依然存在。」不過崇拜的對象正從銀幕明星轉向社交媒體上的話題人物,比如特朗普和馬斯克,甚至是其他網紅。
隨著美國社會日益撕裂,越來越多的明星也開始謹言慎行。一旦被貼上黨派標籤,可能會導致粉絲和支持者的流失。實際上在以色列襲擊加沙的問題上大量明星都選擇沉默,這引發了年輕群體對他們的失望和譴責。
如果電影和明星失去光環,荷李活也將難以重回往日輝煌。荷李活的興衰也將決定美國軟實力的未來。(編譯/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