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亞洲如何應對世界變局——寫在博鼇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閉幕之際

驚濤拍岸,博鼇問道。

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持續蔓延,全球自由貿易面臨嚴峻挑戰,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增大。在這一背景下,如何看待當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帶來的不確定性?中國乃至亞洲能否在外部衝擊下保持既定的經濟增長目標?

陽春三月,來自數十個國家的政商學界人士齊聚海南博鼇,圍繞博鼇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在世界變局中共創亞洲未來」主題,共探應變之道。

挑戰何來?全球化發展遭遇逆風

博鼇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在海南博鼇舉行。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博鼇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在海南博鼇舉行。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隨著全球半數人口、超70個國家和地區迎來新領導人,我們可能不得不在今年面對更多的不確定性、複雜性以及單邊主義與保護主義新態勢。」聯合國前秘書長、博鼇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在博鼇亞洲論壇舉辦的「全球自由貿易港發展論壇」上表達了自己對逆全球化的擔憂。他援引世界貿易組織的數據指出,截至2024年10月,貿易限制已影響全球11.8%的進口和3.2%的出口,且短期內無明顯回落跡象。

博鼇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全球自由貿易港發展論壇現場。人民網記者 孟凡盛攝博鼇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全球自由貿易港發展論壇現場。人民網記者 孟凡盛攝

在此背景下,今年博鼇亞洲論壇年會主題緊扣當今時代重大課題和挑戰,議題設置涵蓋全球治理、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全球南方、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等一系列焦點和熱點問題,旨在聚焦亞洲發展的同時,共同應對全球挑戰,推動落實聯合國未來峰會成果,攜手共創未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求看來,所有經濟活動、貿易活動都應是平等的,但世界似乎正在走向以強淩弱。這是不正常、不理性的。他說:「遵守國際規則是文明社會的基本特徵,國家規則不能淩駕在國際規則之上。如果每個國家都以本國利益為先,世界將走向混亂。特別是對不發達國家及經濟實力相對弱小的國家來說。」

巴基史丹財政部長穆罕默德·奧朗則布談道,不公正的貿易規則和市場準入障礙、金融不平等和債務危機、數字和技術鴻溝、氣候與環境責任的不平等,是當前全球化面臨的主要挑戰,「未來的全球化必須是包容而且共享繁榮,我們是時候行動了。」

何以破局?同心合力創造新機遇

面對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如何尋求破解之道?參會嘉賓一致認為,同心合力、和衷共濟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泰國前副總理兼外長敦·帕馬威奈表示,過去多年,各國在經濟全球化這條「高速路」上快速前進。如今道路出現一些「障礙」,必須依靠全球協作、同心協力來應對,每個國家都可以為包容的經濟全球化貢獻力量。

「如果我們能夠消除賸餘的障礙,讓商品、服務、數據、人員和資本自由流動,全球復甦和增長將遠比現在更強勁、更可持續。」潘基文說,在當今全球化發展逆風前行的背景下,毫無疑問,中國高水平開放具有重要意義,將為亞洲乃至全世界帶來新的機遇。

潘基文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舉例,在過去7年的時間里,他和同事親眼見證了海南省如何轉型、如何重塑自我。目前,從基礎設施服務熱帶農業到高科技的產業,海南正在成為吸引全球人才、資本和資源的強大磁石,以及新興的旅遊航運、物流和金融中心。

博鼇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舉行新聞發佈會暨旗艦報告發佈會。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博鼇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舉行新聞發佈會暨旗艦報告發佈會。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在今年論壇年會上發佈的《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5年度報告》預測,2025年亞洲加權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為4.5%,略高於2024年的4.4%。按購買力平價計算,預計亞洲經濟體GDP總量佔世界的比重將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博鼇亞洲論壇秘書長張軍表示,從報告內容可以看到,面對諸多挑戰,亞洲經濟體特別是中國與東盟,展現出強勁韌性和活力,在經濟增長、貨物與服務貿易、區域經濟一體化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也孕育著新的發展潛力和空間,成為穩定和支撐世界經濟的重要力量和基石。

未來何在?變局中堅持開放合作

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世界面臨的挑戰和不確定性日益增多,如何在變局中主動塑造未來,堅持經濟全球化和多邊主義成為與會人士共識。

博鼇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周小川表示,亞洲國家需要積極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塑造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共同反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

作為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實施3年多來影響力持續擴大,貿易總量已佔全球的1/3左右。《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5年度報告》認為,RCEP整合亞洲經貿合作機制,成為全球自由貿易的重要抓手和亞洲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表示,RCEP的設立與有效運行,推進了區域之間的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進一步穩定了區域內國家間的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的合作,對世界經濟穩定增長提供了巨大助力。

芬蘭前總理埃斯科·阿霍認為,當前全球面臨綠色轉型、開發新能源、發展銀髮經濟等共同挑戰。但他相信技術和創新可以為應對這些挑戰找到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博鼇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傳遞出的聲音也再次印證:亞洲不僅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與貢獻者,更崛起為技術先鋒與創新中心。作為亞洲與新興市場首要對話平台,博鼇亞洲論壇以推動亞洲經濟一體化與共同發展為使命,始終堅定支持多邊主義、自由貿易與全球化。

正如潘基文所言,當今世界相互聯繫、相互依存,世界經濟的未來取決於開放與包容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