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緬甸震區開展搶險救援,難點在哪?中國救援隊分析

新京報訊(記者展聖潔)香港時間3月29日上午,中國救援隊乘國航包機從首都機場出發飛赴緬甸地震災區。

3月28日,緬甸發生7.9級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按照中央統一部署,應急管理部派出中國救援隊攜帶救援裝備和物資前往災區,全力協助緬方開展搶險救援。

3月29日上午,中國救援隊在首都機場集結,乘包機飛赴緬甸地震災區。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3月29日上午,中國救援隊在首都機場集結,乘包機飛赴緬甸地震災區。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在出行儀式現場,中國救援隊行動隊隊長王墨介紹,此次救援隊伍共有82名成員,其中有北京消防救援人員52名、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人員6名、應急總醫院人員10名。「中國救援隊擁有聯合國國際重型救援隊資格認證,所以可以參加國際救援任務,我們也是一支非常成熟的隊伍。」

王墨表示,隊伍曾參加過莫桑比克颶風救援、土耳其地震救援等重大國際任務,隊員業務精湛,由管理、搜索、營救、醫療、後勤等人員組成,有信心完成好此次救援任務。

「目前,緬甸境內的倒塌以鋼筋混凝土建築為主,有疊餅式、粉碎式、下沉式倒塌,救援難度比較大。」王墨介紹,此次救援攜帶了700餘件物品,重22噸,承擔搜索、營救、醫療、管理等功能,大部分是後勤保障類物品,包括住宿用品、食品和水等。

「此次出國救援基本上是靠自我保障,我們攜帶的飲用水和食品,能夠保證隊員在緬甸救援期間的需要,不給當地受災群眾造成負擔。在進行救援時,我們也會對受損坍塌建築進行整體安全評估,充分保障救援隊員的生命安全。」王墨說,「我們的口號是‘以生命營救生命’,在安全的條件下,希望能夠營救出更多被困人員。」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