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俄羅斯、印度、東盟……,伸出援手

來源:參考消息

綜合外媒報導,在緬甸發生強烈地震後,緬甸領導人敏昂萊向國際社會求助。國際社會紛紛向該國伸出援助之手。

中國政府宣佈向緬甸提供1億元人民幣援助,並派出兩支救援隊援助救災。

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新聞發言人李明29日說,應緬甸政府請求,中國政府決定向緬甸提供1億元人民幣緊急人道主義地震救災援助,派出兩支救援隊,提供帳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飲用水等災區急需物資。

李明還透露,中國政府首批援助物資計劃在31日啟運。中方還將視緬方需要繼續提供援助。 

3月29日,中國救援隊抵達緬甸仰光國際機場。(新華社)3月29日,中國救援隊抵達緬甸仰光國際機場。(新華社)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就緬甸等國地震向東南亞地區受影響國家的政府和人民致以慰問。他還表示,聯合國系統已經動員起來,準備向有需要的國家和民眾提供幫助。

另據聯合國秘書長髮言人斯特凡納·迪雅瑞克發佈的消息,聯合國主管人道主義事務的副秘書長費查已向緬甸劃撥了500萬美元資金,以支持當地的震後救援行動。

迪雅瑞克還表示,「地震將加劇緬甸已經非常嚴峻的人道主義形勢」,聯合國正在收集與受災人數、基礎設施損毀情況以及最緊迫人道主義需求相關的信息,並由此來確定最優應對方案。

世界衛生組織29日表示,正在動員其位於杜拜的物流中心準備創傷醫療用品,並已啟動緊急管理應變措施。

世衛組織發言人哈利斯在記者會上表示,世衛組織正在日內瓦總部協調緬甸地震響應工作。在緬甸本身醫療基礎設施可能受損的情況下,世衛組織也將把重點放在運送基本藥物上。

俄羅斯緊急情況部新聞處28日發佈消息稱,根據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指示,該部向緬甸派出兩架載有救援人員的飛機,以參與地震後的救災工作。

據悉,俄羅斯緊急情況部的混合救援隊包括120名救援人員,另外還有搜救犬分隊、麻醉醫生和心理醫生。

美國總統特朗普28日說,美國將幫助緬甸應對災情。但一些專家對此表示擔憂,因為特朗普政府此前大幅削減了對外援助。

特朗普政府削減美國國際開發署的開支,已經迫使聯合國和一些非政府組織削減了在緬甸的許多項目。

東盟各國外交部長29日稱,東盟意識到在大地震後迫切需要向緬甸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並隨時準備支持災後重建。

東盟國家外交部長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東盟申明其團結一致的立場,並將密切合作致力於協調人道主義援助,支持和促進救援行動,並確保採取及時和有效的人道主義響應措施。」

南韓表示,將通過國際組織向緬甸提供200萬美元的人道主義援助。

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在社交平台X上發文稱,印度派出了一支搜救隊和一支醫療隊,並且運送了毛毯、防水油布、衛生用品包、睡袋、太陽能燈、食品包和廚房用具等救援物品。

越南領導人已就泰國和緬甸發生嚴重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向泰國和緬甸兩國領導人致慰問電。

國際救援委員會地區主任穆罕默德·里亞斯說:「緬甸地震的影響可能很嚴重,可能有成千上萬流離失所的人需要緊急庇護所、食品和醫療援助。」

他說:「我們擔心可能幾週後才能瞭解這次地震造成的破壞程度,因為通信網絡線路中斷,交通癱瘓。不應低估基礎設施和房屋受損以及人員傷亡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