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怒江:攜手共繪宜居宜業的「怒江畫卷」

中國網怒江3月29日訊(記者 胡俊)雪山、峽穀、流水、古道、飛瀑、村落、非遺文化、傳統民居……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獨特的地理和人文風貌,每年都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觀光體驗。曾經作為脫貧攻堅時期「三區三州」最難啃的硬骨頭,怒江「一越千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著交通住宿、醫療衛生、網絡通信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使得怒江在文旅融合、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多了份底氣和信心。如今再到怒江來,橫跨怒江兩岸的交通越來越立體,逐漸興起的鄉村民宿為遊客住宿體驗當地文化提供了更多選擇。

2025減貧治理與全球發展(怒江)國際論壇舉辦前夕,記者深入怒江瀘水、福貢、貢山等地深入採訪時發現,怒江沿線的城鎮、鄉村基礎設施得到顯著提升,特色產業形成集群趨勢,民族傳統文化和旅遊資源深度融合。當地群眾在採訪中表示,期待更多朋友走進怒江、瞭解怒江、愛上怒江,共同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怒江畫卷」。

▲3月26日,這是位於雲南省怒江州瀘水市六庫街道農旅融合示範村「一縷陽坡」的怒江大峽穀先鋒書店。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書店」,有效帶動了鄉村旅遊。中國網記者 胡俊 攝

▲3月26日,這是位於雲南省怒江州瀘水市六庫街道農旅融合示範村「一縷陽坡」,從村里的觀景台遠眺高黎貢山的雪山。中國網記者 胡俊 攝

▲3月26日,這是位於雲南省怒江州瀘水市六庫街道農旅融合示範村「一縷陽坡」,來自昆明的遊客在村里的民宿體驗美食、欣賞美景。中國網記者 胡俊 攝

▲3月26日,這是位於雲南省怒江州瀘水市六庫街道農旅融合示範村「一縷陽坡」,村口的怒江大峽穀先鋒書店外景。中國網記者 胡俊 攝

▲3月26日,這是雲南省怒江州怒江大峽穀內的國道G219,公路兩旁標有醒目的景點銘牌標識,怒江大峽穀兩邊是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高山峽穀激流,被譽為「東方大峽穀」。中國網記者 胡俊 攝

▲3月26日,這是位於雲南省怒江州怒江大峽穀的著名景點「老虎跳」,因河道狹窄水流湍急而知名。外國遊客在此打卡留念。中國網記者 胡俊 攝

▲3月26日,這是位於雲南省怒江州福貢縣的「中國最美村寨」老姆登村,全國人大代表、怒族民歌「哦得得」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鬱伍林正在為遊客表演「達比亞」歌舞。中國網記者 胡俊 攝

▲3月26日,這是位於雲南省怒江州福貢縣的「中國最美村寨」老姆登村,村民江曉春(左)和妻子張曉慧表演他們的原創歌曲《老姆登之夜》。去年,他們作為民族音樂傳承人把怒族、傈僳族歌舞帶到了國家大劇院。中國網記者 胡俊 攝

▲3月27日,這是位於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的丙中洛鎮,這裏被譽為「人神共居的地方」。遠處是高黎貢山,近處有錯落有致的房屋和農田,是中外遊客的打卡點。中國網記者 胡俊 攝

▲3月27日,這是位於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的霧裡村,怒族婦女展示傳統手工織布,當地正積極打造民族非遺文旅融合新業態,助力鄉村振興。中國網記者 胡俊 攝

▲3月27日,這是位於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的霧裡村,怒族語叫「甕里」,意思是「一個像鳥窩的地方」。這是霧裡村的傳統民居。中國網記者 胡俊 攝

▲3月27日,這是位於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的霧裡村,民宿酒店品牌「既山下」霧裡村項目主理人和毓仙在為即將開業的民宿做準備。品牌方和政府、村民共同開發當地的民宿旅遊資源,助力鄉村振興。中國網記者 胡俊 攝

▲3月28日,這是位於雲南省怒江州怒江大峽穀兩岸的一處村落,在政策幫扶下,當地群眾的居住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如今成為怒江邊靚麗的風景線。中國網記者 胡俊 攝

▲3月28日,這是位於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的秋那桶村,當地村民為遊客表演傳統民族歌舞。在中交集團等央企幫扶下,秋那桶村村集體收入超過百萬元,逐漸興起一大批精品民宿,很多遊客慕名觀光體驗。中國網記者 胡俊 攝

▲3月28日,這是位於雲南省怒江州福貢縣上帕鎮施底秘境灣,一座酒店建在峭壁之上,進入酒店需要通過木質鐵鎖拉鏈橋,這為遊客提供了特別的體驗。中國網記者 胡俊 攝

▲3月28日,這是位於雲南省怒江州福貢縣上帕鎮施底秘境灣,秘境灣酒店內的咖啡酒館,現代化的設施,為遊客提供周到的旅遊居住體驗。中國網記者 胡俊 攝

【責任編輯: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