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震後:「情況比想像的還要差」
3月28日中午,緬甸曼德勒市一棟四層的建築里,高中生優米正在這裏補習,手裡是尚未完成的試卷。突然間,她感到整棟樓都在晃,慌亂與驚恐之中,她躲到了桌子下,直到黑暗的半分鐘過去。
據央視消息,3月28日14時20分,緬甸發生7.9級地震。本次地震是今年以來全球發生的第17次六級及以上地震,也是今年以來的最大震級地震。
根據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新聞信息組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截至當地時間29日晚,緬甸28日的強烈地震已在全國造成1644人死亡、3408人受傷,另有139人失蹤。
3月29日,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新聞發言人李明應詢表示,緬甸發生強震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應緬甸政府請求,中國政府決定向緬甸提供1億元人民幣緊急人道主義地震救災援助,派出兩支救援隊,提供帳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飲用水等災區急需物資。

「聽到有人在廢墟下呼救」
才剛剛把灶上的火點著,麻雲峰就被一陣劇烈的晃動震得無法站穩,他擔心煤氣罐先一步爆炸,強撐著將火關上,跑到了樓外的空地上。晃動持續了約20秒到30秒,他是四川人,經歷過2008年汶川地震,過去的經驗讓他稍微鎮定。
街上已經一片混亂,目之所及,有正在修建中的樓房被震到完全變形,馬路旁的電線杆橫斜著倒在地上,更遠處的紅色樓房幾乎每一扇玻璃窗都被震碎,一棟原本七八層的房屋被整個掀翻在地。他所處的位置位於緬甸曼德勒市最大的玉石交易市場——角灣市場,房頂的鐵皮也被震爛。
街上聚集著從室內跑出來的人。他的手機信號已經斷了。
同一時間,高中生優米正在補習班中做卷子,她身處一棟四層樓房的二樓,地震來臨時,她被嚇得躲在桌子下。等最大的一波地震過去,老師們指揮他們下樓,優米想要聯繫家人,但是已經撥不出電話。

沒等到優米的信息,她的家人開車來到學校將她接走。她看到一路上到處是人,很多房子塌了,有地方在著火。她路過了曼德勒皇宮,曾經高聳的皇宮尖頂現在被震得歪斜。
回到家中,發現瓷磚掉了一地,家裡電斷了,網絡也不穩定。緬甸經常停電,他們提前準備好了發電機和太陽能板,但不敢頻繁進入屋內,一家人待在家門前的空地上。
麻雲峰在室外等待著,他擔心再來一波強烈的餘震,直到傍晚才回到屋內查看。這座還算幸運的房屋,二樓的牆塌掉一段,一樓的主樑上有了裂縫。
麻雲峰和同事們住在一起,他們使用的當地電話卡仍然沒有信號,所幸還能依靠室內的無線網絡與外界聯繫。
在曼德勒,斷水斷電是日常,他們準備了蓄電池。在這個震後的夜裡,靠著蓄電池,麻雲峰將此處的消息傳遞給外界,但電池還能撐多久,他說不好,「可能兩天后儲能用完,我們也聯繫不到外界了。」
餘震一直不斷,優米和家人決定在院子裡過夜。
3月28日是緬甸的傳統節日拜佛節,當天,角灣市場沒有了往日的熱鬧。麻雲峰說,這裏礦產資源豐富,供貨的大部分是本地人,但每逢拜佛節,他們都要去參加宗教活動,市場里也就冷清些。
3月29日上午,麻雲峰出門查看周邊情況,他發現,不少學校也在這次地震中受災嚴重,他慶幸當天是拜佛節不用上課,「不然後果真是無法想像。」
走在路上,麻雲峰聽到有人在廢墟下呼救,但他無可奈何。令人哀傷的消息在這裏傳播,「我們的翻譯說,很多寺廟佛像都倒了,很多人被埋在裡面,救不出來。」
在此地謀生的玉石商人
麻雲峰的同事和老闆都在身邊,但一些同行直到3月29日中午都無法聯繫到。「一個同事的朋友,人被砸到了,不知道生死也不知道被送到了哪裡,唯一確定的是他已經被救出了坍塌的酒店。」
麻雲峰來到曼德勒做玉石生意剛剛半個月。每天早晨,來自世界各地的玉石商人來這裏收貨。直播帶貨的人也舉著攝像頭在市場里轉悠。麻雲峰判斷,來收貨的有三分之二都是中國人。
對麻雲峰來說,來到此地能接觸不少商人,也是為了給人生博一些機會。
儘管來到這裏時間不長,麻雲峰蠻喜歡這個城市。當地幾乎沒有高樓大廈,目之所及全部是三四層的房子,老百姓幾乎都騎電單車出行,「我第一次踏入曼德勒,感覺像國內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這裏信號差,常常網絡延遲,點不到外賣,衛生條件不佳。但也有它的好處,生意好做。

麻雲峰說,他和同事算是運氣極好的,他們的玉石被妥當地保存在倉庫中,沒有因為地震帶來損失,就是有可能後續供不上貨,「掙錢雖然重要,但是救援更重要。」
震後,曼德勒的當地老百姓和華人開始組織救援。麻雲峰說,受災太嚴重了,「老百姓手中沒有大型救援工具,更沒有專業的救援知識。這裏基本就像被世界屏蔽了一樣,孤立無援,情況比想像的還要差。」
3月29日上午,麻雲峰出門路過了角灣市場,這裏已閉市,「人們全都在忙著救援」,他估計,至少要再等半個月,才能重新開市。
此次地震將造成嚴重災害問題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研究員孫世鋐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地震位於緬甸弧地區,在歷史上,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曾發生劇烈碰撞,形成喜馬拉雅造山帶。緬甸弧地區位於喜馬拉雅造山帶的東弧,是喜馬拉雅地震帶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在歷史上,這個位置一直是地震頻發的區域。
1900年以來,本次緬甸7.9級地震震中附近300公里範圍內共發生7級以上地震10次,最大為1912年5月23日緬甸境內的8.0級地震。
孫世鋐此前曾一度對此區域進行過重點關注,並在前些年到曼德勒進行過實地考察。他指出,該地區近30年來5級地震頻發,與其同處在喜馬拉雅山地震帶的尼泊爾,在2015年發生8.1級地震,這些都符合大地震前會出現中強地震增強與大震具有成組活動的特點。他說,曼德勒地區歷史上地震很多,但造成的災害不是很重,但當地在近些年來快速發展,商人湧入,人口密度變大,此次地震將造成嚴重災害問題。
(麻雲峰、優米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李冰潔
編輯 胡傑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