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丨吉利淦家閱:沒有安全托底的汽車智能化只能是「空中樓閣」
3月29日,吉利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淦家閱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5)期間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等媒體採訪時表示,對於智駕平權,安全是技術發展的底線,沒有安全托底的汽車智能化,只能是根基不穩的「空中樓閣」。
此外,客戶的需求一定是多元的,「燃油車是市場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吉利在燃油車上一定還會有更大的投入。」

以「新能源汽車60%、燃油車40%」模式加強佈局
新京報貝殼財經:2024年吉利汽車淨利潤同比增長213%,原因有哪些?
淦家閱:2024年是吉利戰略轉型取得一定成效的關鍵之年。很多人說「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而吉利在「三電」轉型時同步佈局智能化。無論是在電池、電驅、電控上,還是智能化方面,吉利在前幾年都有比較大的投入,屬於技術上的大投入期。銷量增加讓新能源業務開始進入盈利狀態,特別是吉利銀河2024年全面盈利,現在已經到了技術產出期。
新京報貝殼財經:在2024年吉利汽車業績發佈會上,你曾提到「吉利不會放棄燃油車市場」,在企業內部是否有明確的燃油車業務佔比?
淦家閱:我們始終認為,燃油車是市場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吉利在燃油車上一定還會有更大的投入,如果整體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是60%、燃油車40%,我們會按照這樣一個模式加強產品佈局。客戶的需求一定是多元的,通過聚焦星越L、星瑞、博系、繽系、帝豪系五大產品系列打造爆款,並在此基礎上推出全新產品,補充市場。
「智駕必須要做到安全平權」
新京報貝殼財經:你如何看待「智駕平權」?
淦家閱:吉利做所有產品的第一要素就是安全。智駕的體驗或許有不同,但必須要做到安全平權。因為安全是技術發展的底線,沒有安全托底的汽車智能化,只能是根基不穩的空中樓閣。今年3月,吉利推出了統一的智駕方案「千里浩瀚」,提供了5大層級的智駕解決方案,滿足不同客戶需求。
新京報貝殼財經:吉利出海規劃是怎樣的?
淦家閱:我們正在快速推動全球化佈局,分區域看,在泛歐及東歐市場衝擊中國品牌前三;在亞太地區打造第二個10萬量級市場;在中東市場衝擊中國品牌第一;在拉美、非洲市場同步佈局新能源和燃油車產品,特別是在巴西,將會借助雷諾資源,加快推進本地化。此外,隨著銀河產品越來越多,將對吉利國際化業務增長有較大推動作用。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冰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