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京津冀海葬啟航,39份逝者骨灰撒入渤海灣
新京報訊(記者葉紅梅)3月30日,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省市民政部門聯合主辦的「碧海寄情,愛在滄溟」——2025年京津冀海葬啟航活動在天津渤海灣隆重舉行。39份逝者骨灰撒入渤海灣。

上午10時,啟航儀式在天津國際郵輪母港碼頭舉行。活動現場,鮮花花籃整齊排列,家屬代表分享家風往事,公祭人恭誦祭文,隨著汽笛長鳴,2025年海葬活動正式啟航,載有39份逝者骨灰的「國賓9號」海葬專用船緩緩駛向渤海灣。

船艙內溫馨祥和、莊嚴肅穆。海葬儀式上,禮儀人員敬獻花籃,全體默哀致敬。逝者家屬在哀婉的奠詞中,追憶往事、緬懷親人。船隻到達指定海域後,家屬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有序登上甲板,將親人的骨灰輕輕撒入萬頃碧波。伴隨著落花瓣瓣,海葬逝者在廣袤海洋的擁抱中,枕波長眠,回歸自然。家屬們淚目思親,紛紛在祈福卡上寫下寄語,表訴心中哀思之情。活動最後,全體人員為逝者祈福,啟航儀式圓滿結束。

據瞭解,北京市從1994年5月開始推行海葬活動。三十年來,共組織集體海葬活動870批次,安葬逝者骨灰近4萬份。公眾參與度逐年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隨著惠民殯葬政策的深入實施,骨灰海葬這種由財政經費補貼、服務全程免費、不保留任何骨灰的公益普惠生態安葬方式,有效減輕了群眾喪葬負擔,順應了群眾多樣化的安葬需求,有力推動了殯葬移風易俗,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好評。

殯葬工作關係民生,連著民心。近年來,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協同發展大局,推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民生保障工作邁上新台階。今年是京津冀三地共同組織海葬啟航活動的第六個年頭,協同海葬活動有效推動了海葬的社會知曉度,提升了三地殯葬工作協同發展的深度和廣度。三地民政部門共同表示,將緊緊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進一步深化殯葬領域合作,攜手打造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編輯 張磊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