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國電動汽車追趕自動駕駛潮流
【港媒:#中國電動汽車追趕自動駕駛潮流#】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3月29日報導,上週,耶爾·董(音)終於有機會在中國測試特斯拉大肆宣傳的全自動駕駛自動導航功能。他駕駛了一輛售價3.21萬美元的Model 3車型。
這名上海市居民說,由於Model 3在公共道路上多次讀不懂車道標線和紅綠燈,此次體驗令人失望,表現不如他一年前花22萬元人民幣(約合3.03萬美元)購買的小鵬P7。
他說:「就像外國人在中國很容易因為道路複雜而迷路。」他還說,P7的自動導航輔助駕駛「遠遠優於」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
董先生的反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釋,在中國製造的第一輛Model Y在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下線4年多後,特斯拉為什麼已從中國電動汽車之王寶座上跌落。小鵬和幾十家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尤其是去年以來產量和銷量已超過特斯拉的比亞迪公司——正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競爭最激烈的汽車市場中與特斯拉你追我趕。
從比亞迪「靈鳶」車載無人機到華為問界的隔空開門和比亞迪仰望U9的原地掉頭,中國的電動汽車品牌有著各式各樣的新鮮玩意兒。而且,中國的電動汽車與特斯拉的各款車型相比也有價格競爭力。
在喧囂聲中,自動駕駛是每個中國電動汽車品牌都在努力追趕的潮流。就連比亞迪公司的創始人兼董事長王傳福也不再持反對意見。
國際智能運載科技協會秘書長張翔說,中國企業是自動駕駛的先鋒,投入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並僱用成千上萬名工程師分析車隊數據和訓練算法,以降低故障率。
有幾個因素推動了這一增長。中國政府10多年前將新能源汽車產業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
中國司機樂於接受新技術,加上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創造出一個即時反饋通道,促使汽車製造商不斷改進車型和功能,以在競爭中生存下來。#雷軍把車的價格打下來後網民破防了#
一個關鍵的戰略時刻是,中國抓住機會採用激光雷達來測量物體間的距離。激光雷達被用於電動汽車和人形機器人,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兩家激光雷達生產商——禾賽科技和速騰聚創。
因為生產成本高昂,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2019年將在電動汽車上安裝激光雷達斥為「愚蠢的任務」。他選擇了攝像頭。他說:「任何依賴激光雷達的人都註定會失敗。」
但隨著產量增加,成本驟降,激光雷達從5年前的每台數千美元降至200美元左右。
從比亞迪到零跑等初創企業,業內頂級參與者都在向中國內地司機宣傳它們的自動輔助導航駕駛系統,因為它們認為,自動駕駛能力將是未來10年消費者購買智能汽車的核心原因。(編譯/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