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震區直擊:內比都水電短缺 傷者多為骨傷

中新社內比都3月30日電 題:緬甸震區直擊:內比都水電短缺 傷者多為骨傷

中新社記者

自緬甸中部當地時間28日發生7.9級地震後,中新社記者星夜兼程趕赴地震災區,於30日8時30分許抵達緬甸首都內比都。這裏距離此次地震震中100多公里,記者採訪時看到:當地建築受損嚴重、供電供水短缺、醫院在室外空地搭建「帳篷病房」、地震傷者多為骨傷。

當地時間3月30日淩晨,緬甸仰光國際機場出口處停著多輛中國民間救援隊車輛,救援隊員們準備前往地震重災區曼德勒省,協助地震災區的搜救工作。圖為深圳公益救援隊隊員搬運物資。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

從曼穀到仰光:中國救援力量集結出發

當地時間29日下午,記者一行自泰國曼穀廊曼機場乘機前往仰光國際機場。記者乘坐的航班雖延誤一個多小時才起飛,但該趟航班上座率較高。

抵達仰光國際機場後,記者看到,中國藍天救援隊、深圳公益救援隊等多支中國民間救援隊正在機場出口集結,隊員們有序搬運礦泉水、方便食品等救援物資,準備奔赴災區。不少緬甸華人自發趕來,為救援隊提供翻譯、引路等誌願服務。

緬甸華人誌願者楊德憲表示,許多當地華人震後第一時間參與救援,相關社交媒體群組剛組建就迅速滿員。因車輛有限,只能先往災區運送應急的衛生巾、尿不濕、酒精等衛生與消毒用品。

他說,「雖然自己的救援能力微弱,但相信只要有一個人在廢墟上搬開一顆石子,都會有很多人因此得到救助。」

當地時間3月30日,受強烈地震影響,緬甸仰光通往地震重災區曼德勒省的高速公路部分路面出現裂痕。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當地時間3月30日,受強烈地震影響,緬甸仰光通往地震重災區曼德勒省的高速公路部分路面出現裂痕。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

從仰光到內比都:道路建築受損嚴重

30日零時許,記者在仰光搭乘前往曼德勒省運送物資的誌願車隊再次出發。車隊共有6輛車,記者所乘車輛配備兩名司機。地震後路面不平,加上部分路段封鎖,亦需繞行,車隊行駛速度受到影響。司機說,現在仰光至曼德勒省的路程耗時比平時多了一半。在車輛搖晃中,記者不時驚醒,一夜難眠。

當日8時30分許,車隊終於抵達內比都市郊。越靠近內比都,道路受損情況越嚴重,網絡信號也越差。經過一座破損橋樑時,現場警員要求乘客下車步行,與車輛分批過橋。

11時許,記者隨車隊到達內比都國際機場。地震發生時,該機場空中交通管製塔倒塌,當值的6名工作人員遇難。記者在現場看到,來自泰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救援隊在此集結,停機坪上停有多架載有外國救援物資的飛機。

泰國搜救人員卡莊薩(Khajornsak)介紹,他們在內比都部署了兩個小組,一組負責城市搜索與救援,另一組是醫療緊急救援隊。醫療緊急救援隊可隨時轉為流動診所,提供基本救護。泰方也會根據實際情況,與其他救援隊合作搜救。

當地時間3月30日下午,緬甸首都內比都一家大型綜合醫院外,病人與家屬在室外空地休息。該醫院病房在地震中受損。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

內比都目前仍有餘震,當地供電供水短缺。記者一行當日中午用餐的餐廳停水停電。當日最高氣溫接近40攝氏度,室內更顯悶熱。

強震後,內比都建築物受損嚴重。13時30分許,記者走訪當地一家大型綜合醫院,看到醫院建築牆體開裂。醫院負責人說,該院所接診的地震傷者中,多半為骨傷患者。考慮到餘震影響,為安全起見,院方在室外空地搭建了「帳篷病房」,並在室外停放兩輛大型醫療車,一輛用於拍攝X光,一輛用於手術。

在醫院結束採訪後,記者一行稍作休整,繼續前往地震重災區曼德勒省。(完)

(魏華都 陳子彥 陳永諾 戴夢嵐 劉大煒 參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