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大美嶺南 | 肇慶仙女湖:臥佛含丹 綺夢仙境

在嶺南的柔波之上,一尊天然「玉佛」仰臥。羊城晚報《大美嶺南》第115站走進肇慶仙女湖,落日如紅丹,在「臥佛」口中緩緩下山。刹那間,湖面波光粼粼,岩山、樹木被鍍上金光,遊人也似被「佛光」籠罩,與彩霞、湖光交相輝映,如詩如畫,美如人間仙境。這便是令人稱絕的「臥佛含丹」天象奇觀。春分版「臥佛含丹」一般是從3月中旬至清明前後上演,觀賞時間約為半個月。

「臥佛含丹」奇景,位於肇慶市端州區星湖七星岩仙女湖風景區。這裏東挽七星岩的奇峻,西接五龍亭的典雅,七座岩山與湖水相映成趣,風光旖旎,瀰漫著清幽的仙氣。

仙女湖,作為七星岩內五湖之一,是這片景區的核心所在,湖水澄澈如鏡,小島星羅棋布,湖水與遠山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寧靜悠遠的山水畫卷。這裏不僅是自然的餽贈,更是文化的傳承。相傳古時大旱,一位農家女子舍下幼兒,以乳汁灌溉稻田,最終拯救了鄉親,自己卻化為石像,佇立湖中。這個動人的故事,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前來,他們或泛舟湖上,或漫步堤岸,留下諸多感人至深的詩篇,為仙女湖增添了濃厚的文化底蘊。

景區內出米洞、禾花仙女、靈芝島、丹頂鶴園區等景點各具特色,觀佛台、觀鳥台、金沙怡情灘、鵲橋相會成為新晉打卡點,更是吸引著遊客前來尋幽探古、觀佛泛舟、露營品茗。而最負盛名的,當屬「臥佛含丹」。

這一獨特的天象奇觀,蘊含著豐富特殊的天文文化內涵,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朝初期,七星岩因七座岩山排列如北鬥七星得名。每年春分、秋分,當日暮西垂,餘暉傾灑,「臥佛含丹」的奇蹟便如期上演,成為肇慶市獨一無二的文化符號。

金色的餘暉灑在連綿的山巒之上,勾勒出一尊天然臥佛的輪廓。這尊「臥佛」,由阿坡岩和萬鬆崗組成,身長約1.2公里,頭北腳南,仰臥於大地之上,神態安詳,彷彿一位沉睡千年的守護者,默默守望著這片靈秀之地。隨著夕陽緩緩西沉,赤金的落日宛如一顆璀璨的金丹,漸漸靠近臥佛的口唇。那一刻,天地間彷彿只剩下臥佛與落日的交融,祥瑞滿盈,攝人心魄。

古老的水域,神奇的「臥佛」,如詩的落日,共同交織成肇慶市的文化瑰寶。這裏,歷史與現代交織,自然與人文輝映,見證了肇慶的歷史變遷,承載著當地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祈願。古老傳說與壯麗奇觀背後,是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眷戀。

春和景明,不妨相約秀美肇慶,披著落日餘暉,靜候「臥佛含丹」奇觀,許下最美好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