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線受挫 特朗普「「抽水」」伊俄烏
據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 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30日接連「「抽水」」伊朗、俄羅斯和烏克蘭,原因是在美伊談判、俄烏停火和美烏礦產協議等事項上「均不遂願」。

揚言「轟炸」伊朗
「如果他們不簽協議,就會面臨轟炸,」特朗普對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說,「受到前所未有的轟炸!」
「如果他們不簽協議,我就有可能像四年前我做的那樣,對他們實施二級製裁!」特朗普威脅。
特朗普在3月7日播出的一段訪談節目中說,他已致信伊朗最高領袖哈文尼斯伊,敦促伊方就放棄開發核武器與美國談判。
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3月30日說,伊方已通過阿曼方面向美方遞交回信,拒絕與美進行直接談判,但「始終開放」間接談判之門,美方行動將決定談判前景。
按照佩澤希齊揚說法,伊朗從未迴避談判,但「違背承諾的行為」給談判帶來阻礙,「美方行動決定著談判的前路」。

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以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對伊製裁。2017年特朗普首次就任總統後,美國政府2018年5月單方面退出協議,隨後重啟並新增一系列對伊製裁措施。2019年5月以來,伊朗逐步中止履行協議部分條款,但承諾所採取措施「可逆」。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3月19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導,特朗普在信中下達「兩個月最後通牒」,要求伊朗接受新的核協議,否則將面臨嚴重後果。
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3月27日說,伊方不會在美方「極限施壓」與軍事威脅下與之直接談判。
對普京:從「很生氣」到「失望」
特朗普30日接受全國廣播公司電話採訪時還對俄羅斯總統普京最近批評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可信度等言論表示「非常生氣」和「惱火」。
特朗普說,如果他與俄方無法就在烏克蘭停火達成協議,並且他認定是俄方的責任,那美方將對所有自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徵收「二級關稅」。
他威脅說,如果俄烏停火協議沒有達成,這一關稅措施將在一個月內生效。「這意味著如果你從俄羅斯購買石油,你就不能在美國做生意了……所有石油將被徵收25%到50%的關稅。」
特朗普還表示,普京知道他很生氣,但他與普京「關係很好」,兩人計劃下週再次進行溝通。

這張克里姆林宮網站3月12日發佈的照片顯示,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庫爾斯克地區一個指揮中心出席會議。新華社發(克里姆林宮網站供圖)
不過,特朗普稍後的表態語氣看似有所緩和。他在專機上告訴隨行記者團,他對普京的言論「有一些失望」。
「我不認為他會食言,我認識他很久了,」特朗普說,「我當然不願意對俄羅斯實施二級關稅。但如果真的對他們實施了,那對他們非常不利。」
普京3月27日在俄羅斯西北部港口城市摩亞曼斯克會見「阿爾漢格爾斯克」號核潛艇官兵時表示,可在聯合國主持下,與美國、歐洲以及俄羅斯的盟友共同討論在烏克蘭實行臨時管理的可能性,以便在烏克蘭舉行民主選舉。
按照普京說法,待烏克蘭「建立一個有能力的、受信任的政府」,俄羅斯才會與烏方「開始和平條約談判,簽署全世界都承認的、可靠和穩定的合法文件」。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3月28日說,在烏克蘭實行臨時管理的議題未在俄美代表先前在沙特阿拉伯的會談中被提出。
警告澤連斯基:不簽協議會有「大問題」
特朗普在總統專機上對普京態度「放軟」的同時,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則表示大為不滿,併發出威脅。
「我見到他企圖在稀土交易上打退堂鼓。如果他真這麼做,就會遇到問題,大大的問題,」特朗普在專機上告訴隨行記者團,「我們就稀土達成了交易,他現在卻說想重新談判。」
「他想加入北約,但他永遠不會變成北約的一員。他明白這一點,所以,如果他想就這一(稀土)交易重新談判,就會遇上大問題。」
澤連斯基2月28日在白宮與特朗普會面,雙方原本打算簽署兩國礦產協議。但他與特朗普爆發激烈爭吵,被「請」出白宮,礦產協議也未簽署。

據媒體披露的協議內容,美烏將共同設立一項基金,烏方會將本國石油、天然氣、礦產等資源未來收益的50%注入該基金。美國將最大程度享有該基金產生的經濟利益,並將部分收益用於對烏克蘭的再投資。
不過,澤連斯基3月28日說,烏方收到美方提出的礦產協議新版本,與先前的版本「完全不同」。
據多家西方媒體披露,美方的新方案胃口更大,可謂「全部歸美國」。美方要求烏方向一個聯合基金轉入其所有國營和私營企業開發自然資源的全部未來利潤,且所有收入立即兌換成外彙並彙到烏克蘭境外。美方要求獲得烏方所有資源的優先開採權,聯合基金所獲利潤應首先轉給美方,以償還美方自2022年以來向烏方提供的所有資金,此外還要加上年利率4%的利息。「還錢」結束後,烏方才能使用基金的利潤用於重建等事務。這一基金將由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運營,基金董事會將由5人組成,其中美方提名3人,烏方提名2人。
而且,新版本不包括任何對烏方的安全保障且烏方沒有作出重大決定的權力。
烏克蘭媒體報導,新版本的內容還阻礙烏克蘭加入歐盟。澤連斯基3月28日表示,烏方不會簽訂任何可能妨礙烏克蘭加入歐盟的協議。他還說,美國在俄烏衝突中給烏克蘭提供的援助「不是貸款」。(記者:惠曉霜、譚晶晶、陳霄、劉愷、陳暢)
編輯 辛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