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澱:警營尖兵搭檔高校學霸,進校上好安全教育課
新京報訊(記者張靜姝)日前,北京市海澱區育英小學的教室里,北京市公安局海澱分局萬壽路派出所民警劉振權變身「老師」,「同學們看這張聊天記錄——小朋友能給陌生人發身份證號嗎?這種自拍照呢?遇到此類情況該怎麼辦?」「立刻拉黑。還要告訴爸爸媽媽。」三十多雙小手齊刷刷舉起來。劉振權豎起大拇指,「完全正確,網絡世界遇到奇怪的人,要記住三件事——立刻警惕、勇敢說不、告訴家長。」
這堂安全教育課,是海澱公安「警學聯盟·向陽童行」的生動剪影。自2024年春季啟動以來,海澱分局78名民警與120餘名海澱頂尖高校學子組成的「跨界天團」,已為全區中小幼學校送上200餘場「思政安全大餐」,覆蓋師生超10萬人次。
78名民警宣講員都是經過海澱公安分局統一培訓後精心選拔的,120餘名高校誌願者也是跨學科組隊,「我們用學生們聽得懂、記得住、用得著的‘身邊事’講‘硬道理’。」海澱分局高校內保支隊中隊長王希說。
另外,海澱公安分局整合高校資源,研發「6+1+X」課程體系,六大核心主題覆蓋成長關鍵領域,特色警務技能展示點燃學習熱情,30餘項特色課程滿足差異化需求。針對不同學段設計專屬教案,實現「幼兒園重感知、小學重體驗、中學重思辨」的精準施教。

高校誌願者李悅的創意課堂上,《未成年人保護法》被改編成西遊故事,用孫悟空的經歷講解校園欺淩應對策略,讓法律知識變得妙趣橫生。這群平均年齡21歲的高校誌願者,還把反詐知識改編成Rap歌詞,「刷單返利別心動,客服退款是黑洞,AI換臉你別懵,轉賬之前要三思。」配合著炫酷的動作,連巡查的教導主任都忍不住跟著節奏點頭。
目前,「警學聯盟·向陽童行」思政課已實現全區中小學全覆蓋,建立「宣講——反饋——改進」動態優化體系,78名民警宣講員通過模擬法庭、逃生演練等12種實踐形式,讓安全防護從知識記憶轉化為行為能力,更從校園宣傳逐步轉向家庭宣傳。
人大附中德育主任張勇說,有的家長告訴學校老師,孩子會主動檢查爺爺奶奶手機,卸載可疑軟件,還教家人怎麼識別詐騙。200餘場宣講活動、10萬餘人次參與的背後,是安全防護網的持續織密。
現如今,海澱公安正以「警學聯盟」為柱蠆式,撬動大思政課建設創新。從一名學生到整個家庭,從一堂課到整個學生時代,從知法懂法到守法崇法,安全教育不僅是學生的保護盾,更是培育時代新人的精神沃土。
編輯 劉倩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