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動盪世界注入寶貴穩定性

為動盪世界注入寶貴穩定性

——深入學習全球安全倡議的理論內涵與實踐意義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

  安全問題事關各國人民福祉,事關世界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事關人類前途命運。全球安全倡議是習近平外交思想在國際安全領域的理論創新成果,是引領時代潮流的寶貴思想、化解安全風險的可行良方,為彌補人類和平赤字、應對國際安全挑戰和實現世界持久和平指明了方向。近3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親自推動下,全球安全倡議的內涵日益豐富完善,推進落實邁開堅實步伐,在國際上凝聚起以團結合作謀求共同安全的清風正氣,點亮解決各類安全挑戰的希望之光,彙集完善全球安全治理的磅礴合力,必將引領人類社會走向更加和平安寧的未來。

  當前,我們所處的是一個變亂交織的世界,局部衝突與動盪頻發,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橫行,各種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交織疊加。諸多安全問題往往演變為數十年乃至百年一遇的全球性或跨地區危機,給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造成巨大威脅。烏克蘭危機延宕日久,成為冷戰結束後最大的地緣政治衝突,也是一場全球性、復合性危機。加沙戰火燃燒一年有餘,造成超5萬巴勒史丹人死亡、逾11萬人受傷,導致該地區嚴重人道主義災難。面對全球和平事業何去何從這一時代之問、世界之困,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提出全球安全倡議,明確回答了「世界需要什麼樣的安全理念、各國怎樣實現共同安全」的時代課題,充分彰顯總書記心繫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的國際主義情懷和大黨大國領袖風範,為消弭人類和平赤字貢獻了中國智慧,為應對國際安全挑戰提供了中國方案。

全球安全倡議繼承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外交傳統與智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人民。和平性是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中華民族曆來崇尚「和為貴」、「協和萬邦」、「兼愛非攻」等理念。長期以來,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貢獻力量。1954年,中印、中緬分別發表聯合聲明,共同倡導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確立為指導國家間關係的基本準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旗幟鮮明反帝、反殖、反霸,摒棄叢林法則,超越「集團政治」等陳舊狹隘觀念和對立對抗思維,為國家間正確相處及和平解決國際爭端開闢了新道路。放眼當今世界,中國是唯一將「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寫入憲法的國家,也是5個核武器國家中唯一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中國已簽署或加入包括《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武器貿易條約》在內的20多個多邊軍控、裁軍和防擴散條約。

  2022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鼇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禮上正式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倡導以團結精神適應深刻調整的國際格局,以共贏思維應對各種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風險挑戰,攜手打造安全共同體。圖為2025年3月21日航拍的博鼇亞洲論壇永久會址。 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攝

全球安全倡議體現了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世界和平與安全問題的深刻思考。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莫斯科發表演講時指出:「我們主張,各國和各國人民應該共同享受安全保障。各國要同心協力,妥善應對各種問題和挑戰。越是面臨全球性挑戰,越要合作應對,共同變壓力為動力、化危機為生機。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安全威脅,單打獨鬥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合作安全、集體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選擇。」2014年在亞信上海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為核心內涵的新安全觀,主張合作應對安全問題,標本兼治、綜合施策,贏得國際社會普遍認同。此後,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等雙多邊場合反復倡導樹立新安全觀,將鑄劍為犁、安危與共的和平合作理念持續深植人心。

全球安全倡議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豐富發展的必然結果。2015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發表重要講話,系統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主要內涵,其中就包括「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2017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演講中,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進一步完善,提出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其中,建設持久和平的世界、普遍安全的世界均屬於和平與安全範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然要求構建安全共同體。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上呼籲,攜手構建衛生健康共同體、安全共同體、發展共同體、人文共同體,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多實踐探索。

  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鼇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禮上發表主旨演講,正式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強調人類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體,深入闡釋全球安全倡議的核心要義,即「六個堅持」。「六個堅持」是彼此聯繫、相互呼應和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其中,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是有效維護世界和平安寧的理念指引;堅持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是有效維護世界和平安寧的基本前提;堅持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是有效維護世界和平安寧的根本遵循;堅持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是有效維護世界和平安寧的重要原則;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是有效維護世界和平安寧的必由之路;堅持統籌維護傳統領域和非傳統領域安全是有效維護世界和平安寧的應有之義。全球安全倡議的提出,回應了國際社會維護世界和平、防止衝突戰爭的迫切需要,順應了世界各國堅持多邊主義、維護國際團結的共同追求,響應了各國人民共克時艱、攜手開創美好世界的普遍願望。全球安全倡議與總書記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相互呼應、相輔相成,順應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

  此後,習近平總書記在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週年紀念大會、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等多個國際與地區多邊場合以及重要出訪中,持續詮釋全球安全倡議的內涵,推動國際社會成員以更加全面綜合的視角審視全球安全問題,攜手踐行全球安全倡議,共同應對安全挑戰。全球安全倡議載入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外關係法等黨的重要政治文獻和我國涉外法律,上升為黨和國家意志,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共產黨作為大國大黨的使命擔當。

  全球安全倡議源於中國、面向世界,以時代需求為導向,彙聚國際共識與合力,日益成為世界消弭安全赤字、破解安全難題的有效方案和路徑。全球安全倡議提出以來,中國與國際社會各方攜手踐行倡議,取得一系列突出進展,集中表現在4大方面。

堅定支持聯合國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發揮核心作用。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承載著世界人民對兩次世界大戰慘痛歷史教訓的深刻反思,凝結了人類實現集體安全、永久和平的制度設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發生的各種對抗和不公,不是因為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過時了,而恰恰是由於這些宗旨和原則未能得到有效履行。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與聯合國等多邊機構領導人深入溝通,持續闡釋全球安全倡議核心理念,堅定支持聯合國為應對和平安全挑戰發揮更大作用。

  在中方倡議下,聯合國安理會舉行題為「加強對話合作,維護共同安全」公開會和「共同發展促進持久和平」的公開辯論會,推動各方從更深更廣視角看待安全問題。積極參與「我們的共同議程」報告關於製定「新和平綱領」等政策文件的工作,對聯合國2024年舉辦的未來峰會給予大力支持並深入參與磋商,推動各方達成「未來契約」,發出堅持多邊主義、加強團結合作、共促和平安全的有力信號。

  作為聯合國第二大維和攤款國、會費國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第一大出兵國,中國支持聯合國為預防戰爭衝突、建設和平架構、推動戰後重建所作的努力,自2022年以來先後向南蘇丹、黎巴嫩、剛果(金)、馬里等維和任務區和聯合國總部派遣維和部隊、維和參謀軍官和軍事觀察員,並向塞浦路斯、蘇丹、中非等地派出維和警察執行任務。中國政府還支持聯合國大會和各相關委員會、安理會、相關機構等全球性政府間多邊機構凝聚安全共識、促進世界和平。

  中國堅定支持聯合國為應對和平安全挑戰發揮更大作用,忠實履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職責和使命。圖為2023年9月28日,聯合國駐南蘇丹迪派團(聯南蘇團)在其超級營地舉行授勳儀式,向中國第九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700名維和官兵授予聯合國「和平榮譽勳章」,以表彰他們在執行維和任務期間的卓越表現和為南蘇丹和平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 新華社發 趙建毅/攝

以大國協調和良性互動維護世界格局穩定。面對近年來個別國家挑動大國戰略競爭、煽動陣營對抗,中國強調大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上承擔特殊重要責任,明確反對大國競爭對抗,積極推動落實全球安全倡議,推動構建和平共處、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格局。

  促進中俄全方位戰略協作,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在兩國元首戰略引領下,中俄超越冷戰時期的軍事政治聯盟,探索出「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相鄰大國正確相處之道。俄方多次讚賞並支持全球安全倡議,兩國元首共同簽署的聯合聲明強調,雙方決心繼續在地區和全球安全事務中密切協作,共同落實全球安全倡議。

  增進中歐戰略互信,共同抵製陣營對抗逆流。中國始終認為歐洲是多極世界的重要一極,支持歐洲一體化和歐盟戰略自主。自全球安全倡議提出以來,中歐在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重申「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維護全球糧食和能源安全、開展人道主義援助、應對中東局勢等方面達成諸多共識。

  推動中美關係保持總體穩定。面對美國以「戰略競爭」為框架定義中美關係,中國始終強調大國競爭不應是時代的底色,「新冷戰」打不得也打不贏,對華遏製不明智不可取更不會得逞。雙方應探索兩個大國的正確相處之道。中方致力於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推動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中方也以實際行動反對美方無理打壓,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積極推動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政治解決。當前,地區熱點和局部衝突頻發,成為禍亂全球安全的頑症痼疾。探尋國家間分歧和爭端解決之道,是全球安全倡議的重要使命。全球安全倡議主張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倡導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紛止爭,致力實現普遍安全、共同安全,為推動烏克蘭危機、巴以衝突等熱點問題妥善解決而努力。

  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以來,中國秉持客觀公正原則,積極勸和促談,探尋標本兼治的解決方案。習近平總書記與俄、德、法、歐盟、美等多方領導人通話或會晤,就局勢演變廣泛交換意見,呼籲推動危機早日和平解決。2024年9月,中國同巴西一道,會同部分「全球南方」國家成立烏克蘭危機「和平之友」小組,為推動危機政治解決營造氛圍、積累條件。形勢發展證明,中國的主張客觀、公正、理性、務實,體現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

  中國提出並推動落實實現中東安全穩定的5點倡議,倡導相互尊重,堅持公平正義,實現核不擴散,共建集體安全,加快開展合作,共同推動構建中東安全新架構。2023年3月,中國促成沙特和伊朗和解,兩國宣佈恢復外交關係,在中東掀起「和解潮」。針對巴以新一輪衝突,推動安理會通過首份加沙停火決議,促成巴勒史丹各派別舉行和解對話並簽署《關於結束分裂加強巴勒史丹民族團結的北京宣言》,向加沙提供多批人道主義援助,並繼續為全面、公正、持久解決巴勒史丹問題而不懈努力。

  中國還積極斡旋其他地區熱點,促成緬甸衝突相關方進行多輪和談,支持阿富汗包容建政、和平重建,堅決維護北韓半島和平穩定,持續推動伊核全面協議恢復履約談判,在全球安全倡議框架下加強中非政策和理念對接、開展安全領域合作,支持非洲應對安全挑戰。

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領域安全威脅。全球安全倡議高度重視安全問題的聯動性、跨國性、多樣性,強調面對多樣化的安全威脅,需多管齊下、綜合施策,推進全球安全治理。

  近年來,相關國家及軍事集團持續提升核武器在國家或集體安全政策中的作用,強化「核共享」與「延伸威懾」安排,升級更新核武器,導致核軍備競賽與核衝突風險大增。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核武器用不得、核戰爭打不得。在全球安全倡議指引下,中國積極推動相關方落實2022年1月五核國領導人發表的《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呼籲核武器國家談判締結「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條約」。2024年,中國作為五核國機制協調員,先後主持召開五核國工作層會議和五核國核政策會議,維護「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的共識。

  在應對恐怖主義、信息、生物、外空、人工智能、公共衛生、跨國犯罪等非傳統安全領域,中國與相關方持續深化合作。2023年6月,首次中國—巴基史丹—伊朗三方反恐安全磋商成功舉辦,這是中巴伊三方落實全球安全倡議、促進地區安全穩定的成功實踐。中國發起全球數據安全倡議、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推動完善人工智能以及深海、極地、外空等新疆域治理規則。積極開展打擊跨境網賭電詐、毒品販賣、人口販運、恐怖主義、網絡犯罪、武器走私等跨境犯罪活動,特別是開展中泰緬老四國警方合作打擊賭詐集團專項聯合行動、打擊緬北涉我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專項工作等,確保地區公共安全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全球安全倡議行大道、得人心,維護的是全人類共同利益,守護的是全世界和平安寧,有力彙聚國際社會應對安全風險挑戰的共識與合力,截至2024年底得到119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支持,寫入110多份中方與其他國家、國際組織交往合作的雙多邊文件,贏得越來越多響應者和同行者。

  近年來,中國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全面踐行全球安全倡議,為維護世界和平盡責,以團結合作謀求共同安全,與各國為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世界共同努力。圖為2024年10月10日,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在喀麥隆開展活動,醫務人員為候診患者科普護眼知識。 新華社發 劉誌磊/攝

  全球安全倡議及其核心理念多次得到聯合國機構負責人高度評價,寫入相關多邊機制文件。2023年9月,由聯合國成員發起成立的「捍衛《聯合國憲章》之友小組」發表的政治宣言中,納入了安全不可分割原則等全球安全倡議的核心理念。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斯2023年5月訪華時高度讚賞全球安全倡議,強調只有世界各國領導人增強對話並努力尋求一致,才能朝著和諧的方向前進。

  在區域層面,中國與相關方攜手打造全球安全倡議合作樣板。積極推動與湄公河國家攜手打造全球安全倡議實驗區,同中亞國家一道建設遠離衝突、永沐和平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搭建地區安全和合作新架構,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推動上合組織、金磚機制框架下合作同全球安全倡議互補互促,在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進程中統籌應對各類安全挑戰,推動「大金磚合作」在安全領域持續開花結果;同非洲國家開展安全共築夥伴行動,建立落實全球安全倡議夥伴關係,打造全球安全倡議合作示範區。

  在雙邊層面,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落實全球安全倡議的事業之中。中國同印尼、巴基史丹、俄羅斯、哈薩克史丹、阿聯酋、伊朗、埃及、南非、埃塞俄比亞、塞爾維亞、匈牙利、斯洛伐克、智利、巴西、烏拉圭、所羅門群島、斐濟等國家就推動落實全球安全倡議發表聯合聲明或達成重要共識。中非等國家更是感謝中方為其恢復和平穩定提供寶貴支持,願成為推動落實全球安全倡議的先行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和平是人類共同事業,需要各方共同爭取和維護。新徵程上,中國將繼續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與世界上所有愛好和平、致力發展的國家和人民攜手同行,在全球安全倡議的指引下,共同豐富倡議內涵,探索新形式新領域合作,並肩守護和平安寧,共創人類更美好未來,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平安的鍾聲響徹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