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水號子|懷化生物基產業:順勢而為天地闊
沅水號子|懷化生物基產業:順勢而為天地闊
2025-04-01 08:30
0
手機閱讀
導讀
三月的懷化,春山可望、生機勃發,正是創新發展的好時節。
3月30 日,全國生物基產業發展交流活動在懷化舉行,國內生物基產業專家學者、頭部企業、行業大咖齊聚一堂,一起共商合作、共謀發展。大家聆聽了前沿理論、見證了合作簽約、凝聚了行業共識,滿滿的都是收穫。
這既是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湖南)的地方配套活動,也是懷化市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搶抓產業轉移機遇、競逐發展新賽道的生動實踐。
那麼,懷化如何順勢而為,抓好抓穩新一輪發展機遇呢?

一
眾所周知,巍巍雪峰山下的懷化,森林資源非常豐富,全市林地面積2777萬畝,活立木蓄積1.27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67.07%,林地面積、森林覆蓋率、活立木蓄積量均居全省第一,竹資源總量位居湖南省第四,為生物基產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近年來,懷化搶抓成功獲批國家首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城市機遇,將生物基產業納入「5+10」現代化產業體系,重點圍繞木漿、橡膠、竹業、木薯四大領域發展生物基全產業鏈,成效可圈可點。
比如,懷化高新區培育出了國內最大的本色針葉商品纖維素生產企業,且擁有上海期貨交易所期貨交割品牌中唯一國產品牌的駿泰科技;
比如,萬橡科技擁有全球唯一能工業化生產高純度脫蛋白天然乳膠的技術;
比如,靖州產業園區,定向重組竹集成材技術全球領先的億歐新材料等一批龍頭企業拔節生長。
數據顯示,目前懷化生物基產業鏈上現有規模以上企業43家,2024年實現產值54.5億元,同比增長30.88 %。

不僅如此,懷化還擁有產業發展獨特的交通區位優勢,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國家復合型流通柱蠆式城市、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商貿流通標準化專項試點城市。
作為共建西岸陸海新通道、面向印度洋國際陸海大通道的重要節點城市,懷化正以懷化國際陸港建設為柱蠆式,深度融入西岸陸海新通道建設,全力推動西岸陸海新通道高質量發展。
2024年,懷化開行國際班列1009列,同比增長121.7%;跨境電商交易額增速排全省第1,外貿進出口額增速連續三年排全省第1。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產業轉移工作,強調「要順應產業發展大勢,從時空兩方面統籌抓好產業升級和產業轉移」。
湖南是中部地區重要製造業基地,依託產業配套、科教人才等優勢,已成為承接東區產業轉移、鏈接西岸資源要素的關鍵樞紐。
2025年中國產業轉移首場對接活動落戶湖南,既是對我省產業基礎和創新能力的充分肯定,也賦予湖南在產業轉移發展中「挑大樑、做示範」的重要使命。
懷化作為湘鄂渝黔桂五省邊區的中心城市、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深化依託「雙通道」、對接「兩大洋」、服務「雙循環」的開放新格局,把資源優勢、生態優勢、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承接產業轉移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二
這些年來,懷化市委、市政府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聚焦構建「5+10」現代化產業體系,做好延鏈補鏈強鏈「大文章」,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來勢向好。
尤其是懷化充分發揮武陵山片區面積最廣、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生態系統穩定性較高的優勢,全力以赴培育生物基產業,在木漿、橡膠、竹業、木薯等領域形成了優勢、積蓄了動能。

以生產漂白硫酸鹽針葉木漿和針葉木溶解漿的龍頭企業湖南駿泰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已成為國內最大針葉纖維素生產企業;
以靖州縣、會同縣為核心的竹產業,與洪江市、洪江區成片聯動發展,已打造成省級竹產業示範園區;
以麻陽、新晃為主的生物基功能材料及製品生產基地,現擁有國內領先的高純度脫蛋白天然膠乳、無醛生物膠黏劑生產技術企業萬橡科技、安翔科技,產品遠銷國內外;
以懷化國際陸港經開區、新晃化工產業園區為核心的木薯產業,隨著東盟貨運通道的不斷成熟,木薯貿易蓬勃發展,預計今年突破15萬噸,加工產業蓄勢待發。
2024年,我市新簽約生物基產業鏈項目31個、總投資99.75億元,涉及植物提取、竹木加工、新材料製造等領域,目前31個項目已全部開工。
這次活動,又有18個生物基產業鏈項目集中籤約,投資總額33.99億元,其中不乏一些「重量級」項目。
比如,湖南領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12.5億元,在靖州竹科技產業園建設年產12萬噸竹纖維生產線、3萬噸竹纖維科技製品生產線等;衢州道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投資5.2億元,在會同連山工業園區建設標準化廠房,生產竹集成材、重組竹材等。

一批帶動效應強、發展前景好的項目落地實施,必將推動懷化生物基產業邁上新台階、形成新的增長點。
項目建設是經濟的「壓艙石」、發展的「硬支撐」。懷化將2025年確定為「項目建設年」,就是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的發展理念。
此次簽約的項目落地以後,我市將展現「懷化溫度」,相關職能部門將主動靠前服務、及時跟進服務、精準精細服務,推動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三
當天的產業發展交流活動不僅僅是產業的轉移、資源的整合,更是理念的共鳴、願景的融合。
一批專家學者的前沿理論高屋建瓴。
中國科學院院士、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朱美芳院士深耕高分子材料研究30餘載,帶領團隊在生物基材料設計、功能化及產業化領域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為全球生物基產業發展和減碳減排行動貢獻了中國智慧。
此次,她作的主旨報告《生物基高分子復合材料研究進展》,認為「生物基+數字化」號角已吹響,科技賦能共推可持續發展是大勢所趨,懷化可從建立收儲運體系、強化產學研合作、爭取專項基金支持、打造區域名品等方面作文章。
報告內容高屋建瓴、深入淺出,從前沿技術到產業趨勢,為我們提供了宏達而清晰的行業發展視角,揭開了從實驗室到產業應用的創新密碼,展望了「以自然之力重塑未來材料」的無限可能。
國際竹籐中心專家方長華研究員是全球「禁塑減碳」行動的先鋒推動者,長期致力於竹資源創新應用與標準體系構建,牽頭參與多項國際竹產品研發項目,推動竹材從傳統工藝向高科技、高附加值領域跨越。
當天,他以《代塑竹產品及標準研製》為題,解讀了竹材如何突破性能瓶頸、賦能綠色製造,並分享從原料篩選到全球標準落地的系統性實踐。
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生物基專委會主任馬連聰認為懷化生物基全產業鏈發展來勢喜人、前景廣闊。未來發展可瞄準強化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推動行業可持續綠色低碳發展、培育人才與開放合作。
懷化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按照上級要求,進一步補短板、固底板、鍛長板,推動生物基產業上規模、上水平。

——堅持全鏈協同,前端抓資源整合、打造「1小時原料供應圈」,中端抓技術突破、推動產品提質升級,後端抓市場拓展,豐富生物基材料在包裝、紡織、醫療等領域應用場景,構建「資源—技術—產品—市場」發展閉環,完善生物基產業生態,全力建設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強化創新驅動,加強與中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協同聯動,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模式,加大特種纖維素、特種輪胎、竹基復合材料等關鍵技術攻關力度,全力打造生物基技術創新策源地。
——深化開放合作,放大「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優勢,依託懷化國際陸港,積極參與RCEP區域產業分工,推動生物基產品進入東盟、歐盟市場,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
山水有相逢,來日皆可期。我們相信,有專家們的前沿思路、有廣大企業家的開拓創新,大家勠力同心,必將一起打開「大市場」,激活「大商貿」,振興「大產業」,讓懷化生物基產業走向全國、風靡全球。
——– 完 ——–
文 | 諶孫存 田靜
版式 | 黃鳳儀
來源:沅水號子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