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航的減虧年:虧損縮減超五成、客運收益承壓
截至3月31日,中國國航、中國東航、南方航空均已完成2024年年報披露。數據顯示,2024年,三大航合計增收582.73億元,減虧72.64億元、減虧幅度超五成。
隨著國內外出行需求復甦以及運力效率的提升,增收的三大航出現客運收益下滑的趨勢。與此同時,在控股參股公司助力、降本增效管理下實現減虧的三大航仍面臨著較大的成本挑戰。2025年,嚴控成本、改善效益仍是三大航的經營重點。
旺丁不旺財,客運收益下滑
2024年,中國國航、中國東航、南方航空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666.99億元、1321.2億元、1742.24億元,合計實現營收4730.43億元,同比增長14.05%;分別實現淨利潤-2.37億元、-42.26億元、-16.96億元,合計實現淨利潤-61.59億元,同比增長54.12%。
過去一年,三大航中,中國國航的營收增幅最高,虧損最少;中國東航減虧幅度最高;南方航空營收最多,淨利潤增幅最高。

三大航2024年營收實現增長的原因,主要得益於民航市場恢復進程的加快,尤其是國際航線的持續恢復。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國航、中國東航、南方航空的旅客周轉量分別同比增加33%、34.9%、24%,其中國際航線的旅客周轉量分別同比增長126%、144.6%、93%。另外,中國國航、中國東航、南方航空客座率分別增至79.85%、82.82%、84.38%,其中,中國東航、南方航空的客座率已超2019年水平。
在國際航線的加速復甦下,三大航的國際航線收入也實現大幅增長。中國東航的國際收入同比增長82.42%至378.53億元,南方航空的國際收入同比增長42.02%至500.25億元,中國國航的相關收入同比增長70.13%至492.08億元。
三大航的主營業務收益中,航空客運是貢獻佔比最高的業務。過去一年,在航空客運量增長的同時,客運票價出現了較大跌幅。中國航協此前發佈的通報曾指出,2024年航空客運市場「旺丁不旺財」現象較為突出,經濟艙平均票價同比2023年下降超過10%,全年客公里平均收益水平同比下降12.5%。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國航的每客公里收益為0.5338元,同比下降12.41%;中國東航的每客公里收益0.512元,同比下降13.66%;南方航空的每客公里收益為0.48元,同比下降12.73%。其中有受上年國內航線票價高基數影響以及國際航線票價趨於正常的原因,也有行業競爭加劇、機票價格「內卷」的問題。
三大航減虧背後,仍面臨成本上升挑戰
那過去一年,三大航靠什麼實現大幅減虧?
從年報披露的內容來看,一方面是持續地「降本增效」把控。中國國航表示,過去一年,公司加強了量價把控、穩定收益品質,嚴格成本管控、推動降本節支,經營質效持續改善,同比實現大幅減虧。中國東航則以預算管理為源頭,持續加強成本管控,其中通過項目製持續開展降本增效,完成2024年提質增效項目共計313項,累計增效15.55億元;另外,還加大了航油、起降費、代理費等大項成本管控力度。
在上述努力下,2024年,中國國航的單位座公里成本為0.44元,同比下降3.03%;中國東航的單位座公里成本為0.42元,同比下降7%;南方航空的單位座公里成本為0.43元,同比下降5%。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運力投入的增加、航線的持續擴張,三大航仍面臨著成本上升的挑戰。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國航、中國東航、南方航空的營業成本分別同比增加18.04%、12.48%、8.12%,其中佔比最高的航油成本分別同比增加14.97%、10.7%、5.65%,佔營業成本的比重分別為33.96%、35.97%、34.46%。

由於飛機起降架次以及旅客人數的增加,三大航的飛機起降費用和餐食費用也大幅增長。中國東航的起降費用和餐食費用分別同比增長20.45%、41.23%至175.35億元、42.27億元。中國國航的起降費用和餐食費用分別同比增長34.46%、38.74%至209.15億元、41.66億元;南方航空的起降費用和餐食費用分別同比增長20.1%、71.91%至196.74億元、44.06億元。
另一方面,三大航的減虧中,控股參股公司也有所貢獻。雖然2024年三大航旗下的控股參股公司大部分仍處於虧損狀態,但是Ameco(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中航財務以及國泰航空合計為中國國航貢獻了92.56億元的淨利潤,中聯航為中國東航貢獻了1.08億元的淨利潤,廈門航空、南航物流為南方航空貢獻了48.83億元的淨利潤。
2024年,南航物流實現淨利潤41.86億元,同時對比東航物流預計25億元到29億元的淨利潤、國貨航預計18億元-19.9億元的淨利潤來看,三大航2024年的貨運業務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主要得益於過去一年跨境電商的出口需求迅速增長,帶動貨運業務量價齊升。
另外,相較於較為疲軟的客運收益,2024年,南方航空的貨運及郵運收入同比增長22.39%至186.95億元,中國國航的貨運及郵運收入同比增長78.01%至74.14億元,中國東航的貨運收入同比增長46.7%至53.31億元。
持續降本增效、擴張航線
在2025年的經營計劃中,「降本增效」仍是三大航的經營主旋律。其中,中國東航表示,要擴大收入來源,樹立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嚴格預算管理,壓實成本管控責任。今年3月,南方航空改造的「輕薄型座椅」引發關注,有分析認為,南方航空通過改造經濟艙座椅的方式來降低運營成本。
針對客運收益下滑的問題,中國國航明確表示要加快提升主業經營質效,持續改善效益水平。此外,針對客票價格問題,民航局在年度工作會上提到要在2025年完善航空運輸市場監測預測,規範重點時段和特殊情況航空運輸價格行為,加強價格收費監管,維護航空運輸市場價格秩序。
信達證券在研報中表示看好今年二、三季度票價趨勢,或能實現同比轉正。2025年運力供給增速放緩確定性增強,2024年票價跌幅較多、處於低位水平,若隨經濟復甦、出行需求提升,票價向上有望帶來航司業績高彈性。
另外,持續擴張航線也是三大航2025年的工作重點。中國國航表示要深化國內航線網絡,拓展國際航線市場,緊抓行業發展機遇期,積極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南方航空則表示,2025年,公司將以邊際貢獻總量最大化為目標,加大國內市場運力投入,提升國際航線收益品質。國內航線計劃增加北京-西雙版納、海口-義烏等。國際及地區航線計劃增加廣州-馬德里、北京-西安-多哈、烏魯木齊-廣州-吉隆坡、深圳-東京、長沙-東京/新加坡等。
加快國際航班恢復也是民航局2025年一大工作重點,目標是力爭2025年國際航班數量恢復至疫情前90%以上。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真真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