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23年首虧 金地徐家俊接棒一年後遇「扭虧」大考

2024年是金地集團上市23年以來的首次虧損。年報顯示,2024年金地集團共錄得營業收入約753.44億元,歸母淨利潤虧損61.15億元,同比下降約788.54%。這是自2024年3月「接棒」董事長以來,徐家俊交出的首份完整的年度答卷。

作為一家混合製企業,2024年是金地集團償債大年,共償債200億元。而自2025年以來,金地集團3次出手拿地。去年臨危接棒的徐家俊如何面臨虧損大考?

製圖/寇德娜製圖/寇德娜

歸母淨利潤虧損61.15億元

2024年,金地集團實現營業收入753.44億元,同比2023年的981.3億元下降23.22%。其中,房地產業務結轉收入600.26億元,同比下降29.77%,收入下降主要也是結轉項目減少所致。據悉,2024年,金地集團房地產項目結算面積395.96萬平方米,房地產業務結算毛利率為14.11%,同比下降2.05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金地集團歸母淨利潤為-61.15億元,同比下降約788.54%,這也是金地集團自2001年上市以來,首次虧損。

對於淨利潤大幅下滑,金地集團給出的解釋是:近年公司銷售規模下降,2024年度開發業務結轉規模和結算毛利率下降;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動態調整經營及銷售策略,加大去化力度,公司基於謹慎性原則對部分資產計提減值。

從銷售數據來看,2024年金地集團簽約金額僅685.1億元,同比下跌55.39%,徹底跌出「千億房企」陣營;簽約面積471.4萬平方米,同比減少46.25%。

事實上,金地集團簽約金額已連續三年大幅下滑:2021年實現銷售額2867億元,2022年和2023年分別降至2218億元、1535.5億元,2024年進一步縮水至685.1億元。

而2025年,金地集團銷售業績仍在延續下滑趨勢。2025年1-2月,金地集團累計實現簽約面積31.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3.92%;累計實現簽約金額50.5億元,同比下降52.35%。

除了銷售之外,資產計提減值是金地集團虧損的另一重要原因。2024年,金地的信用減值損失和資產減值損失分別為23.76億元和38.99億元,合計62.75億元。這一數據直接影響公司歸母淨利潤。其中,資產減值損失原因在於存貨跌價損失。

利潤折損早在金地集團管理層的預期之中。在2024年中報期間,其管理層曾表示,行業維持深度調整的局面,公司將確保現金流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採取隨行就市的價葛斯略,加速去化和現金回流,在利潤上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折損。

償債大年兌付200億元

此前,據克而瑞監測數據,金地集團2024年共有9筆境內債、1筆境外債、3筆ABS(資產支持證券)到期。

從目前來看,金地集團全年償付共約200億元的公開市場到期債務,值得肯定的是,未出現公開違約情況。

另外,截至2024年底,金地集團短期借款3.35億元,較2024年初減少37.27%;應付債券4.6億元,同比減少83.06%。

2025年2月21日,金地集團將17.61億元劃入兌付專戶,用於償付2月23日到期的「22金地MTN001」中期票據本息。今年金地集團還剩下兩筆到期公開債,其中,一筆中期票據將於4月3日進行本息兌付,債券餘額為5億元。金地集團已在3月24日公佈兌付安排,另外0.59億元的「20金地01」將於10月12日到期。

融資方面,金地集團採用經營性物業抵押和股權質押等多種融資方式。截至2024年底,公司有息負債餘額735億元,其中96.30%為銀行借款;資產負債率為64.8%,扣除合約負債後的資產負債率為59.7%,較上年降低1.6個百分點,淨負債率為49.1%。

土地補倉,銷售仍是關鍵

近兩年,金地集團業績下滑也與高層人事不穩有關。

2023年10月16日,原董事長淩克因身體原因辭任公司董事長等相關職務,公司總裁黃俊燦代為行使公司董事長職務。2024年3月17日,金地集團董事會選舉徐家俊為公司第九屆董事會董事長。

沒想到其上任一年就出現虧損,接下來,徐家俊的當務之急是如何帶領金地集團走出虧損的境地。

受到銷售市場的持續降溫及行業流動性較為緊張的影響,金地集團已自2023年下半年開始縮減投資。

截至2024年底,金地集團總土地儲備約2916萬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約1245萬平方米。相比之下,2023年底金地集團總土地儲備約4100萬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約1800萬平方米。可以預見的是其未來可售貨值將弱化。

此前,金地集團表示,未來,公司將依據市場形勢和公司現金流統籌情況擇機補充土地儲備。

在債務壓力稍緩後,金地集團今年也開始補倉。2025年1-3月,金地先後在杭州、上海、天津拿地。其中,1月21日,金地以1.86億元競得杭州臨平區老城地塊;2月20日,金地集團聯合國貿地產、星獅地產,以8.1億元競得上海鬆江新城住宅地塊;3月31日,金地拿下天津河西地塊。溢價率11%,成交總價4.9億元。

對於金地集團來說,重返土拍市場後,雖然當下房地產市場釋放積極信號,但銷售仍是關鍵,新增投資或將進一步考驗現金流。

而對於徐家俊而言,這場扭虧戰役才剛剛開始。拿到「麵粉」之後,徐家俊如何帶領金地集團重構產品線適配新需求,在政策寬鬆窗口加速回血將尤為關鍵。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袁秀麗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