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回應小米汽車事故路況:事故發生後調整了施工狀態

封面新聞記者 胡倩

3月29日晚,一輛小米SU7標準版在安徽銅陵樅陽高速發生嚴重交通事故,車輛燃燒致三名年輕女孩去世。其中一名死者的母親告訴封面新聞,女兒今年23歲,在湖北上大學,和2名年齡相仿的室友駕車前往安徽池州,準備參加次日的事業編考試,不料發生事故,車內3人不幸身亡。

事故發生後,該名王姓女士告訴封面新聞記者,除了質疑小米汽車爆燃及車門上鎖的問題,她認為,當時道路的施工狀態也可能是影響因素之一。

4月1日午間,小米公司發言人在微博中表示,事故發生前車輛處於NOA(Navigate on Autopilot)智能輔助駕駛狀態,以116km/h的速度持續行駛。事發路段因施工修繕,用路障封閉自車道(事故車輛行駛的車道)、改道至逆向車道。車輛檢測出障礙物後發出提醒並開始減速。

4月2日,網絡上流傳一張「單幅養護作業區域標誌牌擺放示意圖」,有網民質疑該事故發生時高速佔道施工路況複雜,不適宜智能輔助駕駛模式。

封面新聞記者從事發高速路段的管轄單位池州高速公路管理中心處獲悉,3月29日19時許,事發路段進入施工佔道狀態,雙向車道封閉一側,車輛需改道至半幅雙向通行,即小米通報中「改道至逆向車道」。這一路況或與網傳示意圖一致。

工作人員稱,事故發生後,3月30日早上10時33分,根據現場施工需要及交警要求,此前施工路段的半幅通行,改為了佔據雙向車道的超車道,也就是緊鄰中間綠化帶的車道進行施工,雙向車道的中間行車道和右側應急車道正常通行。截至發稿,道路仍為施工狀態。

網傳事故路段施工路況示意圖

此前,該路段管理部門向媒體表示,施工路段設有警示牌。

國際智能運載科技協會秘書長張翔告訴封面新聞記者,據網傳示意圖及高速工作人員描述,事故發生時的施工狀態為特殊情況,不適合智駕模式。一方面,小米汽車感知系統可能未檢測出施工路牌,及時進行減速;另一方面,車主未提前發現警示牌,導致接管車輛後兩秒左右時間內無法做出刹車反應。張翔提醒,目前國內自動駕駛技術仍處於駕駛輔助階段,車主仍需集中注意力,隨時準備接管車輛,否則便有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

封面新聞從當地多部門瞭解到,該事故已交由專案組負責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