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麗人2024年淨賺1.26億元,「賣樓」業務貢獻近一半
歷經轉型陣痛期的都市麗人,時隔六年淨利潤重回億元水平,這一次靠的不僅是內衣業務。
2024年,「中國內衣第一股」都市麗人實現營業收入30.1億元,同比增長9.18%;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1.26億元,同比增長197%。
都市麗人的業績增長除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等方面的原因外,來自「副業」的廠房等物業出售為公司帶來超3億元收入,扣稅後利潤貢獻約6000萬元-7000萬元。基於已有的產業項目資源,都市麗人未來仍有繼續「賣樓」的打算。
「賣樓」業務貢獻約一半利潤
2024年年報是都市麗人創始人鄭耀南迴歸經營一線後,提交的第三份年度盈利成績單。此前因庫存積壓、定位失誤等原因,都市麗人在2019年至2021年連續三年業績虧損,直到2022年業績才逐步恢復盈利。
2024年都市麗人實現的30.1億元收入中,主營業務貼身衣物產品貢獻收入25.55億元,非主營業務中的物流收入貢獻1.32億元,產業項目銷售收入貢獻3.2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產業項目超3億元的收入是都市麗人2024年新增部分。該部分的產業項目是都市麗人於2022年將位於廣東東莞鳳崗鎮的原中國玉泉舊倉庫,改造成的現代化工業廠房和智慧物流倉儲,其中近四成面積保留自用,約六成面積對外銷售。
都市麗人管理層在業績交流會上透露,玉泉項目佔地面積約4.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4.5萬平方米。截至去年年底,都市麗人簽約面積約佔可售面積的74%,合同金額約4.9億元(含稅),其中2024年內交付入賬的收入約3.2億元,餘下單位將在2025年底陸續交付並確認收入。
都市麗人首席財務官兼公司秘書蔡瑋軒介紹,上述入賬的產業項目扣稅後為公司貢獻利潤約6000萬元-7000萬元,約佔公司2024年利潤的一半。
除了玉泉項目,都市麗人在東莞市鳳崗鎮還有約11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可用作產業項目發展。鄭耀南明確表示,都市麗人未來會持續釋放資產價值。目前公司對此還處於市場摸底階段。
主營業務營收下滑,加碼電商聯營「求」市場佔比
相較於「產業項目及物流」副業收入近3倍的同比增長,都市麗人主營業務「貼身衣物」去年的營收同比下滑3.33%,同時毛利率也降至47.3%。
都市麗人貼身衣物的下降,主要受電商渠道的收入同比21.63%下降的影響。對此,蔡瑋軒解釋,這是因為2024年公司將部分電商渠道由直營轉為聯營,收入計算方式由銷售收入轉為服務費所致,而非「百分百計入公司賬上」。
過去一年,都市麗人的電商GMV(商品成交總額)超過1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0%。鄭耀南表示,之所以進行上述戰略調整,是因為相較於對營收的關注,公司更關注產品市場佔有率,因此在電商渠道的發展中也更關注電商GMV部分。目前來看,這種合作方式也確實帶來了非常好的收益。從GMV的角度,電商部分大概佔到公司總零售額的三分之一。「未來三年,公司將持續在電商領域發力,將會更加關注電商聯營GMV。」
另外,針對貼身衣物毛利率的下滑,蔡瑋軒解釋,2024年下半年面對競爭激烈的環境,公司加大了推廣,投放了一些低價引流產品,如9.9元的內褲、特價家居服等。此外,2024年還加大力度清理了一些老存貨,所以對毛利率有一定影響。
在對電商渠道進行調整的同時,鄭耀南向來重視的線下渠道過去一年新增了850家。截至2024年末,都市麗人門店超過4500家,其中主品牌「都市麗人」門店佔比為94%,「純棉居物」門店佔比為2.5%,「歐迪芬」門店佔比為3.5%。
面對過去一年的線下市場壓力,都市麗人認為目前的開店速度符合公司預期。鄭耀南透露,2025年,公司將會繼續按照「大省強縣」線下策略推進。門店目標數量是5000家,但相較於數量,公司對店效的要求會高於以前。「只有優秀的店效才能讓加盟商可持續發展,這非常重要。」
鄭耀南還表示,目前公司對線下門店的推進並不著急。在當下的市場壓力下,公司將推動電商聯營作為一大重點。
此外,都市麗人也在謀求品牌出海。通過在東南亞地區進行的調研和考察,都市麗人決定通過跨境電商的方式出海。鄭耀南表示:「公司團隊仍然在調研和製訂最後的方案,所以目前還沒有進度。但我們已經做了很深的調研,期待下半年能有數據與大家交流。」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真真
編輯 薑樊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