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廣州發佈市級低空起降設施建設標準
4月1日,廣州空港委正式發佈《廣州市低空垂直起降設施場址選擇及建設技術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試行一年。據瞭解,這是廣州市製定的第一版低空起降設施建設標準,也是全國首個市級低空起降設施建設標準,標誌著廣州市在低空經濟發展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當下,廣州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形勢正猛,總部位於廣州的億航智能旗下全資子公司廣東億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拿下全球首張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成為全球首個集齊型號合格證(TC)、生產許可證(PC)、標準適航證(AC)和運營合格證(OC)的企業,獲得「飛的」商業化運營權限。

在《指引》正式發佈的同一天,廣州另一家企業小鵬彙天宣佈,全球首款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量產工廠獲得12.6億元銀團貸款,為全球範圍內最大一筆用於飛行汽車生產的銀團貸款,加速飛行汽車量產。
低空經濟是全球競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是低空經濟發展的基礎,要適應低空經濟發展新形勢,就要以高質量建設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支撐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是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領域中的重要一環,《指引》的出台將讓低空垂直起降設施場址的選擇與建造「有據可依、有章可循」。
從內容上來看,《指引》用於指導低空垂直起降設施場址選擇、項目立項、工程設計、建設實施等工作,以實現全市低空垂直起降設施標準化、規範化、精細化的建設管理,促進低空垂直起降設施的建設工作有序推進。
一方面,《指引》實現了從「場址選擇—功能配置—建設標準」全流程精細化管控指導。
在場址選擇方面,《指引》綜合考量建設區域、飛行空域、運營環境和場景應用,製定正面與負面清單,為項目選址落地提供指導;在功能配置方面,明確了運營管理區、航空服務區、乘客/貨運服務區和交通接駁設施等區域的差異化要求,提升場址建設條件和使用效率。在建設標準方面,對佈局設計和結構荷載進行了定量化研究,確保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另一方面,《指引》針對差異化的起降設施建設需求,分類編製指引,旨在有效滿足實際需求。
根據建設規模和保障能力,《指引》將起降設施分為起降點、起降場和起降基地三種類型,明確用地面積、起降位數目、建設內容和建設形式的具體要求,提出差異化的場地佈局與設計要求,推動建設的科學性。
同時,《指引》結合廣州實際和各類載人場景需求,提出了區域協同、高效便捷、人文彰顯、效益突出的低空起降設施佈局條件。
在交通出行場景中,《指引》提出起降設施的建設與廣州市的空間發展結構相協調,優先考慮中心城區、東區中心、南沙新區、北部增長極等重點區域,提升社會效益。在低空文旅場景中,鼓勵結合北部生態風貌、中部沿江風貌、南部濱海風貌、城鄉公園體系等進行場址選擇,展現特色鮮明的城市總體風貌。
「《廣州市低空垂直起降設施場址選擇及建設技術指引(試行)》是國內較早針對低空起降設施建設的系統性指引文件,其發佈對於整個低空飛行行業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小鵬彙天創始人趙德力說。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飛行汽車能夠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關鍵因素之一。
「小鵬彙天一直致力於飛行汽車的研發與應用,目前正處於飛行汽車量產化和商業化探索的關鍵階段。《指引》的發佈,為我們提供了與飛行汽車起降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標準,這與我們當前的發展需求高度契合。」趙德力表示,如《指引》中對垂直起降場地特性、專用設施與設備等方面的要求,能夠有助於更好地完善飛行汽車的起降配套設施,提升飛行汽車的使用體驗和安全性。
趙德力還提到,「我們一直倡導飛行汽車不僅是一種交通工具,更是一種全新的出行和生活方式。指引的發佈為我們拓展飛行汽車在城際交通、旅遊觀光等場景中的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於我們進一步挖掘飛行汽車的市場潛力。」

南方+記者 鄭慧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