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雲南旅居吧丨綠葉變金葉,慢享生活新IP

春暖花開,新茶吐綠。在雲南省各個茶區山嶺間、村寨里茶香瀰漫。去茶園里採茶、品茶。茶商遊客自八方而來,雲南茶文化產業鏈條也從雲南的春天出發,茶香飄萬里。

南澗縣:尋茶無量山,靜品歲月香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無量山的懷抱中,北緯二十五度茶莊園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綠水青山之間。這裏,是旅居者的天堂,是慢生活的典範。

楊慧女士和她的同伴們,在這裏度過了四天充實、治癒、美好的生活。她們在千年古樹茶下晨練、習琴、品申時茶,感受著「始於山水、歸於煙火」的美好。南澗,以其生態之美、氣候之美、山水之美,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來此尋找心靈的棲居地。

這裏,時間彷彿放慢了腳步,一切都變得純粹而簡單。南澗縣正圍繞「綠美茶區、農旅融合發展示範縣」的發展定位,深耕品質服務,提升旅居產業發展的層次和質量,著力打響「南澗的慢享生活」文旅IP。

墨江縣:智能生產線 炒出春茶新故事

在普洱市墨江縣壩溜鎮,春茶的採摘季正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摩天嶺山麓上的2.7萬畝茶園吐露新芽,迎來了收穫的季節。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茶農們有了「新幫手」——智能化生產線。

走進雲尖茶葉有限公司加工廠,全自動殺青機、揉撚機組正有序運轉。設備的精準控制,讓普洱茶的質量、口感整體提升,深受外地經銷商的青睞。智能化生產線的引入,不僅提高了加工效率,還帶動了當地茶農的增收。

大掌村及周邊村寨的600餘戶茶農實現了鮮葉直供,茶農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壩溜鎮以科技賦能為引擎,推動茶廠設備升級提質,構建茶農標準化種植的利益共同體,實現了產業升級、就業擴容和聯農帶農的多維突破。

耿馬縣:春茶飄香「綠葉」鋪就致富路

在臨滄市耿馬縣,同樣是茶香四溢。12萬餘畝茶樹競相吐露新芽,茶農們趁著晴朗天氣,採摘著今年第一批春茶。在大興鄉岩榴村茶園,茶農們身挎茶簍,穿梭在茶樹間,手指翻飛處,嫩芽簌簌入簍。

耿馬縣依託自然資源優勢,將黨建引領貫穿茶產業發展的全過程各環節,積極探索「黨組織+協會+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在猛撒鎮琅琊村上細卡村民小組,茶葉種植大戶羅紮歌帶著工人採摘春茶,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在山腳下的耿馬鶴益茶業有限公司的標準化生產車間內,茶香瀰漫,萎凋、殺青、揉撚、發酵等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

公司依託陳集雙專家工作站進行古樹茶資源開發利用,提升茶葉品質,打造茶葉品牌。耿馬縣的茶產業正逐步實現規模化、品牌化發展,讓「綠葉」變「金葉」,茶香成為耿馬一張靚麗的名片。

雲南的茶

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

前來體驗茶文化、品味茶香

共同書寫著新時代的鄉村振興故事

讓茶香成為雲南最動人的旋律

雲新聞客戶端聯動南澗縣融媒體中心、墨江縣融媒體中心、耿馬縣融媒體中心出品

雲南日報-雲新聞客戶端編輯:徐嵩欽

南澗縣融媒體中心:左先勳 適誌宏 沈嘉彥

墨江縣融媒體中心:連錦 王羅丹 王普江

耿馬縣融媒體中心:陳會平 王字城 騰萬友

審核:蔡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