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闢謠(2025年4月3日)

2025年4月3日

 謠 言 企業信用修復需要收費?

真相: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將進一步完善信用修複製度,著力解決多頭公示帶來的信用修復難題,嚴厲打擊有償信用修復亂象。

建立信用修複製度是為了給予失信主體改過自新的機會,推動其主動履行法定義務、糾正失信行為,提升全社會誠信意識。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實現信用修復統一公示窗口、統一受理渠道、統一修復規則「三個統一」,進一步完善信用修複製度。此外,推動「信用中國」網站與行業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的信息共享和結果互認,實現企業一次修復、多系統自動共享。

信用修復是政府向企業提供的公共服務,不會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費用。一些第三方機構信用信息更新不及時,甚至要求有償修復,還有一些不法分子通過謊稱能夠「提前修復」大肆斂財。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配合相關部門加強對第三方機構的監管,嚴厲打擊信用修復領域違法違規行為,營造良好的信用修復環境。(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科 普 智能駕駛」不等於「自動駕駛」

詳情:依據我國的《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國標,自動駕駛從低到高分為L1到L5,通常將L1-L2級別的自動駕駛稱為輔助駕駛,一般建議在高速公路上使用;而真正具備自動駕駛性能的L3級、L4級技術則處在試點階段,只能在限定區域內上路通行。

當前上市的新能源汽車所擁有的自動駕駛技術最高僅為L2級。L2智能輔助駕駛的主要作用是減輕駕駛員疲勞,提高行車便利性,主要功能包括車道居中保持(LCC)、自適應巡航(ACC)、自動跟車、前車啟動提醒等。這意味著,駕駛員仍然是行車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輔助駕駛可以在一些場景下使用,但駕駛員不能全程放棄對方向盤的接管。(來源:「國是直通車」微信公眾號、「澎湃新聞評論」微信公眾號)

 提 示 有關部門嚴厲打擊網上體育「飯圈」問題

詳情:近期,網信部門會同體育主管部門持續加大對網上體育飯圈問題治理力度,依法嚴懲拉踩引戰和攻擊謾罵等行為,清理違法違規信息160萬餘條,處置帳號7.6萬個,其中關閉帳號3767個,切實維護清朗網絡空間,為運動員積極備戰和體育賽事順利舉辦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嚴打挑動互撕、引戰的「大粉」「粉頭」帳號。工作中發現,「時**安」「李**干」等「粉頭」帳號頻繁侮辱謾罵運動員、教練員,設置所謂「唯粉」標準鼓動「捧一踩一」,有些還打著「維權」等旗號惡意批量舉報投訴,甚至組織擾亂公共秩序的線下聚集活動等。網信部門要求網站平台依法依約對存在上述問題的1376個違法違規帳號予以關閉處置,同步解散相關違規群組5803個。

懲處編造謠言、惡意炒作的「自媒體」帳號。「賀*龍」「杜*言」等「自媒體」帳號多次炮製有關人員選拔、賽事保障等謠言信息,通過惡意解讀賽場行為挑動評論區「罵戰」,虛構拚接低俗圖文信息炒作「運動員CP」,煽動網民情緒,無底線博取流量。網信部門指導網站平台依法依約對1500餘個相關「自媒體」帳號採取關閉、禁言和暫停營利權限等措施。

清理冒用運動員名義的帳號群組。據反映,一些人員打著國家隊運動員、教練員等旗號開設或者組建專門帳號、群組、貼吧和超話,誘導非理性應援,挑動群體對立,甚至借此斂財牟利,對廣大網民特別是未成年人造成負面影響。國家隊運動員、教練員紛紛發聲,明確表示解散粉絲群組,呼籲聚焦賽場、支持體育活動本身。在此基礎上,網信部門會同體育主管部門加大管理力度,督促網站平台關閉假冒運動員、教練員開設的帳號531個,解散違規建立的粉絲群組3226個、超話1264個、貼吧336個。

查處一批違規售賣涉運動員商品的商家店舖。在電商和社交平台發現,一些不法分子違法售賣運動員聯繫方式、證件號碼、行程安排等個人信息,一些帳號違規提供運動員有償代拍、私拍活動等商品服務,一些店舖假冒仿冒運動員簽名製作所謂「限量版」球拍、運動鞋藉機牟取暴利。網信部門督促網站平台進行跨平台聯動處置,累計下架違規售賣商品123件,關閉店舖6家。

及時處置存在不良導向的產品功能。網信部門督促網站平台密切跟蹤研究網上體育飯圈問題新情況、新表現,動態調整優化產品功能和社區規則。工作發現,個別平台違規上線對運動員容貌、人氣進行惡意評比的榜單,推出誘導網民刷量控評、應援集資的「簽到」「打卡」等功能。網信部門督促相關平台深入開展整改,及時下線違規產品功能,有力遏製相關問題反彈風險。

強化線上線下聯動處置工作。為防範化解網上體育飯圈問題風險,網信部門與體育主管部門召開會議,就體育飯圈問題整治工作進行專門部署,並建立協同聯動工作機制,圍繞體育領域重要賽事活動舉辦,加強線索移交、問題研判和會商處置,切實形成工作合力。將發現的涉違法犯罪問題線索,及時移交有關部門查處。

下一步,網信部門將會同體育主管部門持續深化網上體育飯圈亂象治理,督促網站平台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嚴懲違法違規帳號,對問題突出、治理不力的平台,將依法從嚴採取處置處罰措施。同時,也鼓勵廣大網民更多關注和支持體育賽事活動本身,自覺抵製體育飯圈不良行為,積極參與監督舉報,共同營造清朗網絡空間。(來源:「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

編輯 毛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