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荊楚瑰寶|兩千年前的楚墓竹簡,竟藏著古人掃墓的終極儀式?
清明時節雨紛紛,家家戶戶掃墓忙。你可曾想過,兩千多年前的楚國人,是如何為親人準備「身後事」的?湖北荊州長湖邊出土的天星觀一號楚墓,就像一台穿越時空的錄像機,用70多支竹簡為我們揭開了戰國時期的「掃墓指南」。
道觀下的千年奇遇
故事要從1978年說起。荊州考古隊在長湖邊發現了一座「身份特殊」的古墓——墓頂上居然壓著座清代道觀!這就像在火鍋底料里發現了冰激淩,古人居然在墓地上建起了天星觀道觀。可惜墓葬被湖水衝毀大半,盜墓賊還曾光顧,但幸運的是,北室暗格里藏著一批保存完好的竹簡,就像被時間膠囊封存的古書。

天星觀楚簡
這些竹簡最長的有71釐米(相當於成年人手臂長度),用墨筆工整記錄著4500多個漢字。考古專家們像拆盲盒般展開研究,發現這些竹簡竟是兩份「掃墓說明書」:一份叫「卜筮記錄」,相當於古代版「運勢佔卜APP」;另一份叫「遣策」,堪稱戰國貴族的「隨葬品購物清單」。
古代貴族的
「陰間購物車」
想像一下戰國版的直播帶貨現場:「集廚尹大人送青銅馬車一輛,配犀牛皮坐墊!」「宰尹大人贊助金絲楠木戰車,鑲嵌綠鬆石!」這些竹簡詳細記載了87位官員和親友送的隨葬品。最誇張的是,連車軲轆上的裝飾花紋、馬匹鬃毛的編織方式都寫得一清二楚,生怕墓主人在陰間「開錯車」。

天星觀楚簡
更講究的是送葬隊伍排面:禦車官必須按官職高低排隊,戰車要擺成特定陣法,連隨葬的弓箭都得按五行方位擺放。這哪是送葬?分明是楚國的「國慶閱兵式」!難怪說「死生亦大矣」,古人對待身後事的認真程度,讓人歎為觀止。
戰國版「星座運勢」
如果說「遣策」是購物清單,那「卜筮記錄」就是古人的「人生答疑手冊」。2700多字的佔卜記錄里,藏著楚國人三大靈魂拷問:
給楚王打工會不會被穿小鞋?(侍王順不順)
最近總咳嗽是不是撞邪了?(疾病吉凶)
新買的別墅風水好不好?(新居能否長住)

天星觀楚簡
最神奇的是竹簡上還畫著卦象符號,這可能是中國最早的「易經圖解版」。考古學家們發現,楚國人連搬新家都要佔卜三次:先看黃道吉日,再算房屋風水,最後還要問未來運勢,儀式感直接拉滿。
看著這些竹簡,突然發現清明習俗的千年傳承。古代貴族用真車真馬陪葬,現代人改用紙紮跑車;過去要宰牛殺豬祭祀,如今擺上青團鮮花。變的是形式,不變的是對先人的追思。
這些竹簡還藏著文化密碼:既有楚地獨特的巫鬼信仰,又暗含中原禮製的影子。就像湖北人既愛熱乾麵也吃餃子,楚文化本就是中華文明的「鴛鴦火鍋」。下次清明掃墓時,不妨想想:我們擺放的祭品,何嚐不是現代版的「遣策」?燒的紙錢元寶,不就是平民版的「佔卜祈福」?
天星觀的竹簡告訴我們:對生命的敬畏、對親人的眷戀,是刻在中華民族骨子裡的文化基因。當春風吹動墓前的鬆枝,兩千年前的楚國人或許也在用他們的方式,與我們進行著跨越時空的對話。
【責任編輯: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