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金羊網評:文化出海「新三樣」講好中國故事

文化出海「新三樣」在全球掀起「中國風」,為世界打開一扇感知中國的窗口。(金羊網資料圖)文化出海「新三樣」在全球掀起「中國風」,為世界打開一扇感知中國的窗口。(金羊網資料圖)

近日,在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微短劇國際傳播論壇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際合作司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微短劇海外應用已突破300款,全球累計下載量逾4.7億次;中國微短劇產品已覆蓋全球200餘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包括微短劇在內的中國網絡影視劇、網絡文學、網絡遊戲成為中國文化出海「新三樣」,在海外掀起強勁「中國風」。

文化出海「新三樣」不僅以創新形式展現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更憑藉技術賦能和精準敘事,在全球掀起「中國風」,為世界打開一扇感知中國的窗口。

植根傳統,以東方美學叩擊世界心靈。文化出海「新三樣」的蓬勃生命力,源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滋養。網文改編劇《慶餘年》中4分多鍾的吟詩場面,海外播放量超150萬次,外國網民讚歎「中華詩詞太美」;網遊《黑神話:悟空》在全球遊戲年度大獎(TGA)中斬獲兩項大獎,國產遊戲的品質和文化影響獲得全球玩家的認可,讓孫悟空的故事在數字時代煥發新光彩。2024年末,停更三年的李子柒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新作品,正式宣告回歸,引發海內外網民廣泛關注。李子柒的成功,恰恰展現了中華文化數字出海的獨特競爭力,那就是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數字視聽技術、數字傳播渠道深度融合,進而創新表達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技術賦能,以創新表達跨越數字鴻溝。AI翻譯、雲渲染、元宇宙……新技術正重塑文化出海的敘事邏輯。2024年「起點國際」通過AI翻譯新增出海作品超2000部,效率提升20倍;米赫洛域遊在《原神》中應用的卡通渲染技術,讓海外玩家沉浸於水墨風韻的仙俠世界。技術突破不僅加速了文化產品的全球流轉,更催生了全新的交互體驗。例如,愛奇藝在東南亞搭建本地化團隊,推出12種語言字幕,其「輸出製作能力」的模式,使華語影視作品在190個國家落地生根。數字技術迭代推動文化貿易模式創新,讓中國故事能以更年輕化、更具未來感的形態,與全球Z世代對話。

精準敘事,以時代精神引發文明共鳴。文化出海的核心,在於構建具有全球穿透力的中國敘事。微短劇《家裡家外》用川渝方言講述市井煙火,海外觀眾在彈幕中感歎「中國普通人生活竟與我如此相似」;《黑神話:悟空》以「自我救贖」的現代命題重構西遊IP,折射出全球化語境下的集體精神困境。文化出海既要「求精求變求新」,更要錨定「精神內核」。從「賣得出去」到「留得下來」,需要以精準分眾化策略突破文化折扣——網文平台根據海外讀者偏好定製「輕科幻」「職場逆襲」題材,遊戲廠商通過本地化配音和節日活動增強用戶黏性。這種「在地化表達+全球化視野」的雙向奔赴,使中國故事既能保持文化本色,又能引發情感共振。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文化出海「新三樣」通過構建多維度敘事矩陣,中國故事正以更具吸引力的表達方式,在國際傳播中實現從「講述者」到「共鳴者」的轉變,為世界理解中國提供了生動鮮活的文化樣本。(章平周)

編輯:吳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