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來廣西:「AI」玩也「慧」玩

在廣西,機器人也要唱山歌?
3月31日,農曆三月初三,南寧市民歌湖畔處處聞歌聲。一處展位被市民和遊客圍得里三層外三層,湊近一瞧,原來是機器人正在對歌。
「好友相聚手牽手,人機共唱享春光。」作為「廣西山歌王」的蔣成率先開唱。歌聲剛落,擁有智能算法的AI人形機器人「夏瀾」便即興回應:「三月三來百花香咧,春風拂面笑聲悠。」幾番對唱下來,「夏瀾」越唱越精彩,現場喝彩聲一陣高過一陣。
唱歌、跳舞、導遊、下棋、指揮樂團……有了AI的加持,今年的「廣西三月三」盡顯「新潮範兒」,機器人不斷解鎖「新身份」,在廣西人的朋友圈刷屏。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南寧市民雷女士牽著女兒往熱鬧的「廣西三月三·八桂嘉年華」開幕禮觀演區趕去。好不容易擠進合適的位置,母女倆滿臉興奮,高高揚起手臂,朝著一群「特邀伴舞」激動揮手——那身著壯錦馬甲、正在歡快擺臂扭動的,正是吸睛無數的「春晚同款」機器人。
伴隨著動感十足的「科目三」,機器人踩著音樂節拍走向觀眾。所到之處,觀眾的熱情被徹底點燃,一邊大聲向它打招呼,一邊爭相與它握手、合照。看著女兒開心地與機器人握手,雷女士感覺今年的「廣西三月三」充滿新鮮感:「平時只在電視上看到的機器人,居然在我們身邊跳起舞來,很震撼!」
科技與藝術雙向奔赴,傳統節日煥發出了全新生命力。層出不窮的「新花樣」,令本地人驚喜連連,也讓專程來體驗「廣西三月三」的外地遊客直呼不虛此行。
「真會玩!」重慶遊客陳女士讚不絕口,「我早就聽說‘廣西三月三’熱鬧非凡,可壓根沒想到這麼新潮。我們一家這次來廣西旅遊,可真是大飽眼福。」
多年來,廣西持續舉辦「廣西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活動,打造文化和旅遊消費品牌。「三月三」來廣西,「好玩」是基礎,豐富多樣的傳統民俗活動讓人沉醉其中;「會玩」是亮點,巧妙的活動策劃帶來別具一格的遊玩感受;「AI」玩和「慧」玩,則是升級,數字科技帶來前所未有的文旅新體驗。

沿著民歌湖畔遊玩了一圈後,南寧第十四中學的歷史教師丹恩老師決定探訪「博物館里的‘三月三’」。在廣西民族博物館的AI全息文物展櫃前,她「一鍵喚醒」了沉睡千年的一級文物——乘騎水鳥飾變形羽人紋銅鼓。
屏幕中,銅鼓褪去滿身青綠色的銅鏽,恢復了昔日的金屬光澤,令丹恩老師感歎不已:「在這裏能看到文物的‘前世今生’,每一道紋飾都清晰可見,非常生動!很適合孩子們在‘三月三’假期里來參觀,感受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蘊。」
「近十年的文物數字化採集夯實了數據基礎,今年DeepSeek大模型認知計算能力的興起又為我們打造交互式線下展區提供了新方向。接下來,不只是銅鼓,世界遺產花山岩畫、瑰麗的壯錦紋飾等民族文化瑰寶都能迎來‘數字蝶變’。」廣西民族博物館信息技術部主任徐光霽充滿期待。

同樣擁有數字新生的,還有家喻戶曉的「劉三姐」。
作為廣西文旅數字推廣大使,數字人「劉三姐」融合使用了三款先進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除了會唱山歌,還能通過AI技術為遊客提供智能旅遊服務。
「今年來南寧過‘三月三’格外輕鬆,三天兩晚的遊玩攻略全都由‘劉三姐’提供。」遊客秦先生開心地說,出發前在微信小程序「三姐伴遊」上提出問題,很快小程序就在對話框里交了「作業」:到青秀山公園賞花,來一場「三月三」玫瑰之約;到南寧花花大世界看炮龍表演、背簍投繡球和民族服飾秀;夜晚先逛三街兩巷,再到民生碼頭看無人機光影秀……「不僅有詳細的時間安排,還提供了訂票、訂酒店的官方渠道,點擊鏈接即可跳轉到小程序‘一鍵遊廣西’進行購買。這個旅行助手非常全能,既方便又省心。」

前端,全區智慧旅遊平台「一鍵遊廣西」囊括吃喝玩樂一條龍,累計接入商戶近8萬戶,已為1416萬遊客提供服務;後方,平台通過跨層級、跨行業、跨領域的「多跨協同」,成功打通11個部門的19項數據,歸集了14個設區市111個縣(市、區)的文旅資源數據——文旅大模型賦能智慧伴遊,正寫就廣西全面擁抱人工智能時代的生動註腳。
在「一鍵遊廣西」平台上,多組數據不停跳動,顯示全區的客流量;多屏同步慢直播,直觀展示重點景區的實時情況;監管電子化,讓在線投訴得到快速響應。「這能為職能部門的管理提供重要參考,因地施策,實現上下聯動。」廣西旅發一鍵遊數字文旅產業有限公司技術運維覃揚說。
今年「廣西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活動將持續近一個月,700餘項文旅活動為社會各界呈現廣西的民歌海洋、潮玩樂園、煙火生活,讓遊客「有得看」「有得食」「有得耍」「有得買」。
以歌為柬,以舞為約,「廣西三月三」向八方賓朋發出熱情邀請:踏上八桂大地,一起「AI」上非遺,「慧」玩民俗,樂享春日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