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餘名「好人」帶起1560餘支誌願隊伍,臨沂羅莊誌願服務蔚然成風

臨沂市羅莊區創新誌願服務,500餘名好人帶起1560餘支誌願服務隊伍
好人「引柴」 誌願服務成風
「已經綠燈了,走吧」「朝後倒倒,這是右拐彎」……在臨沂市羅莊區清水灣小區北側路口,早晚高峰時段,常能看到一位嗓音洪亮、動作俐落的老人在疏導來往車輛。
他是60多歲的老黨員陸洪誌。六年來,他風雨無阻地出現在這個路口,為居民的順暢出行默默奉獻,持續發揮「身邊好人」模範帶頭作用。他的堅守贏得了附近居民的讚譽,成為羅莊區誌願服務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近年來,羅莊區深入踐行沂蒙精神,不斷探索創新誌願服務模式,以「一個好人、帶領一支隊伍」為目標,將「好人羅莊·誌願全城」全域品牌創建,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市民道德素質、改進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羅莊區精神文明建設中心主任王戈介紹:「我們堅持系統思維、問題導向,注重守正創新,以好人領辦誌願服務隊為橋樑,連接起政府與群眾、愛心與需求,取得了顯著成效。」

「臨沂好人」陸洪誌在路口疏導交通。
走進清水灣小區,依託文明實踐陣地打造的「好人工作室」成為居民的溫馨家園。這裏不僅定期舉辦文明實踐活動,還為居民提供一系列「接地氣」的服務,如手機充電、兒童照看、茶水供應等。陸洪誌是這裏的「大管家」,每天疏導完交通,就來這裏繼續為鄰里服務。在社區黨委的支持下,陸洪誌還動員社區的老黨員、離退休幹部等群體成立「銀輝」誌願服務隊,積極參與社區治理、環境整治、矛盾調解等工作。
2024年夏天,由「羅莊好人」李軍祥組織動員的「社區鄰里節」活動舉辦,吸引了2000多人參加。200多名誌願者在現場提供服務,1000多個家庭打破社區界限,共同參與趣味運動會、誌願服務大集等活動,增進了鄰里之間的瞭解、聯繫和感情。

臨沂市羅莊區「社區鄰里節」拔河比賽現場。
在這群誌願者中,身穿藍色製服的救援隊格外引人注目。他們的領隊是「山東好人」韓震,「社區鄰里節」活動的老面孔。據統計,在羅莊區,像陸洪誌、李軍祥、韓震這樣的「好人」有500餘名。他們不僅以身作則,積極投身誌願服務事業,還帶動了一支支誌願服務隊伍,孵化了一個個誌願服務項目。作為臨沂市羅莊區先鋒應急救援隊的發起人,韓震說:「我們的隊伍最初只有三五人,現在已經發展到了2000餘人,還培育出了60多名好人模範、先進典型。」

在機制保障方面,羅莊區也作出了積極探索。他們將工作重點放在了模範典型日常作用的發揮上,不僅提倡模範典型領辦誌願服務隊,還將個人美德信用與誌願服務掛鉤,依託58處美德積分兌換超市,誌願者可以用積分兌換物品、榮譽、服務;策劃開展「臨沂友愛禮遇誌願」項目,為生活困難的好人家庭發放幫扶慰問金、提供免費體檢及上門理療等項目,力所能及地解決「好人幹好事」的後顧之憂。
目前,羅莊區通過發揮好人「引柴」作用,已發展誌願服務隊伍1560餘支、誌願者10.3萬餘人,累計開展誌願服務活動5.2萬餘場次,受眾28萬餘人次。誌願服務已經成為羅莊區的一張亮麗名片,「有時間做誌願者、有困難找誌願者」在當地蔚然成風。
(大眾新聞記者 杜輝升 劉元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