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招拆招!逾30家A股上市公司回應美國關稅

4月6日,富嶺股份(001356.SZ)披露股票交易異動公告稱,公司產品以外銷為主,美國為公司最主要的銷售市場,2023年和2024年1-6月,公司對美國市場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5.73%和65.74%。自2018年6月以來,中美貿易摩擦,美方對部分中國輸美商品加徵了25%的關稅,公司的主要產品塑料吸管等部分產品也在上述加征關稅範圍內。

公司已經通過美國、印尼和墨西哥生產基地的產能調配將加征關稅產品的部分產能轉移至境外,從而減少了加征關稅對公司的影響。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公司將持續關注並評估關稅事項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具體影響。

截至目前,已有超過30家上市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及時回應了美國關稅政策對公司業務的影響。其中,多數公司表示由於自身對美業務佔比較低,新政策對公司業務影響有限。還有部分公司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應對之策,將加征關稅的影響降至最低。

博威合金在互動平台上表示,越南新投建的3GW電池片擴產項目,未來銷售市場面向歐洲、印度。新材料業務,公司越南新材料基地主要銷往東南亞區域,越南及國內部分銷往美國市場的訂單,可通過業務設計來最大可能地減少加征關稅的影響。

天振股份、新寶股份等多家公司稱,公司與客戶主要以FOB模式結算,關稅由客戶承擔。

同時,也有部分公司提出了應對之策。例如,4月3日,依依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現階段公司正積極與客戶進行溝通,共同探討應對策略。同時公司也將加大力度開發新的國際市場和客戶資源,例如歐洲的部分國家,以及寵物經濟正在興起的東南亞、南美等地區。此外,公司始終堅持國外加國內市場的雙驅動策略,實現國內外業務收入的持續提升,以提高抗風險能力。

道通科技透露,公司已提前在部分低關稅國家或地區尋找製造場所,並開展了相關人員儲備工作,預計可在1個月內實現低關稅區域的製造替代。

「長期以來,公司密切關注美國對華關稅政策,積極研討並實施應對方案。」邁瑞醫療表示,在今年初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兩次10%關稅生效前,公司已提前根據意向訂單在美國賽前分析備貨,因此今年美國銷售的產品並不受到本輪關稅影響。

本文綜合自公司公告、上海證券報、公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