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師紅利」加速釋放(國際論道)


日前,《全球高層次科技人才態勢報告》發佈。報告以全球129本全學科頂級期刊、2020年至2024年近40萬篇論文數據為基礎,統計得出過去5年,全球高層次科技人才格局歷經深刻變革,中國全球高層次科技人才在全球份額佔比從16.9%躍升至近28%,躍居全球首位。
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中國科技創新成果湧現,科創人才輩出,「工程師紅利」不斷釋放,中國科技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的良性互動引發全球關注。
「大規模人才庫讓中國有更大機會推出顛覆性技術」
美國彭博新聞社網站近日刊文稱,中國的「工程師紅利」開始收穫回報。根據公開數據,2000年至2020年間,中國工程師總量從約520萬人激增至約1770萬人。中國這樣的人才儲備規模助力中國提升其製造業實力。中國的工程師隊伍年輕、成本較低且人員充足。他們為中國創造了新的可能性,並在生物科技、人形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應用研發領域與西方並駕齊驅。
從富有創新能力的工程師,到成果豐碩的科研人,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蓄積的大量人才紅利吸引外媒目光。
中國數十年來不斷積累的人才紅利在學術科研領域表現奪目。美國「外交政策聚焦」網站近日報導稱,過去十年來,全球學術界發生深刻變化,中國曾一度被認為是尖端科學方面的邊緣國家,但如今躋身卓越學術領域的最前沿。最新的「自然指數」排名中,現在全球排名前10的研究機構有9所來自中國。「自然指數」是統計各高校、科研院所、國家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研究型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的數據庫。在全球排名前100中,目前有42所中國院校。
據保爾森基金會下屬馬克羅波洛智庫的數據,2022年,在全球排名前20%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中,有47%的人在中國完成本科學業。大規模人才庫讓中國有更大機會推出顛覆性技術。
美國《財富》雜誌網站報導稱,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是如何成功地迅速追趕上來的?原因之一是中國擁有極其龐大的用戶數量。而在決定如何利用這種體量方面,政府發揮著關鍵作用。至關重要的因素還有人才:中國的高校正在培養出可以為人工智能初創公司所用的意氣風發的工程師。
「中國為頂尖人才提供能夠大有作為的環境」
中國何以彙聚澎湃人才紅利?外媒聚焦中國在高等教育、產學結合、創新激勵等多方面努力。
「中國向研究強國轉變絕非偶然。」美國「外交政策聚焦」網站報導分析,中國學術科研能力提升是深思熟慮的決策、大舉投資和開展旨在提高學術質量的系統性改革的綜合結果。中國學術複興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留住人才。通過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金、先進的研究設施和大量資金,中國為頂尖人才提供能夠大有作為的環境。
「必須讚揚中國政府在尋求提升中國價值鏈時對高等教育的關注。」彭博社評論稱,要判斷中國能取得何等成就,不能只看處於該國最頂尖的1%科技人才群體。如今,來自排名較低大學和生活在較小城市的高校畢業生,正攜著令人目眩的創新成果閃亮登場。這種情況必須歸功於中國領導人對高等教育的重視。與此同時,工科類專業是中國學生最願意攻讀的專業類別之一,工程師敘事預示著中國迎來一種新的增長模式。為獲得新增長來源,中國將加倍努力發展本國工程師人才庫。
俄羅斯《商業諮詢日報》報導稱,中國大型科技公司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政府的支持。中國積極投資教育,中國大學每年培養的大學生成為中國創新和技術進步的引擎。中國政府為年青人鋪路,為初創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深圳、杭州和上海等城市為科技公司建立「專屬區域」,初創企業可以在那裡獲得融資、基礎設施等支持。這些「技術集群」已成為創新孵化器。
「許多年青人廢寢忘食地開發技術和創業」
如今,中國的科創人才紅利,正在融入中國創新發展的社會生態中。
「中國科技人才數量龐大,是中國在科技領域快速發展的一大原因。」美國福布斯雜誌刊文分析,中國對科學技術的關注持續不斷,這種關注遍佈在社會的各個層面。中國的勞動者智力水平日漸上升,管理者開始關注創新,而中國政府出台的科技創新政策正在鼓勵中國的原創技術進行應用推廣。
英國《獨立報》近日報導稱,從應用程序、人工智能到機器人和火箭,中國正走向世界創新前列。華盛頓智庫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2024年發佈報告指出,中國正「迎頭趕上,在許多情況下,速度極快且規模巨大」。中國在人工智能等關鍵領域取得巨大進步,在電動汽車和電池等領域,中國通過技術突破和人才彙聚佔據了領先地位。
「中國企業正在積極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這使中國公司能夠保持在全球技術進步的前沿。」俄羅斯《商業諮詢日報》在報導中分析。
來自西班牙的天路技術服務首席運營官兼全棧工程師阿貝分享他定居中國蘇州的生活。「這裏的生活太方便了,既安全,生活成本又低,而且有很多機會。」他認為,蘇州是一個既擁有良好的科技發展環境,又非常適合生活居住的城市。中國人的友好讓他倍感溫暖,而科技的發展也讓跨文化交流更加順暢。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導稱,在競爭激烈的中國社會,許多年青人廢寢忘食地開發技術和創業,以期成為成功的企業家。在初創企業領域,中國在創業人才和資金方面都有很強優勢。(本報記者 高 祖)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4月07日 第 10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