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灣「反抗日寇暴行紀念碑」前祭奠先烈:「只有國強才不被人欺」,近百村民先後從軍衛國

4月5日,73歲的林更銀帶著老伴程碧元來到村里「反抗日寇暴行紀念碑」前,撫摸著紀念碑上爺爺的名字。很多村民與他一樣,每逢清明節前後都會來此祭奠親人,他們都是被日寇殺害的。
86年前,一位路過的婦女被兩名鬼子兵攔下欲施獸行,正在田間勞作的新洲縣倉埠林家大灣(現屬武漢市長江新區)村民出手相助,合力將兩名作惡的日本兵擊殺。之後,林家大灣遭日寇報復,74位村民被殘殺。
「現在紀念碑所在位置,過去是打穀場,也是先輩們被日軍殺害的地方。」身著老式軍裝的林更銀說,「‘只有國強才不被人欺’這句話已刻進了林家大灣人的骨子裡,整個灣159戶人家,當兵的就有近百人。」

倉埠街師生來到「反抗日寇暴行紀念碑」祭掃。
血性:村民擊殺欲施暴行兩鬼子
據《新洲縣誌》記載,1939年1月下旬的一天,「盤踞劉重武(村)之日軍至米篩湖邊林家大灣逼姦婦女,殘殺林繼豪等74人,盡焚全村房屋184棟,釀成‘林家大灣慘案’」。林更銀從小便聽父親林生富講述這樁慘案,每次都聽得淚流滿面。他給長江日報記者講述了這段歷史:
1939年1月18日上午,盤踞在劉重武村的日軍上林輜重隊的兩名日本兵攜槍持刀下鄉擄搶。在村口馬路上遇見一位孤身行走的少婦,兩名日本兵進行追逐,在林家大灣村口追上拚命反抗的少婦,按倒在地欲施獸行。正在勞作的村民手持鐵鍬、鋤頭紛紛圍上來。兩個鬼子兵見村民並不怕他們,便用槍托將衝在最前面的村民林繼元頭部打得鮮血直流,試圖恐嚇驅散村民。有村民大吼了一句「誰家沒有姐妹,把這兩個狗日的辦了」。
一名日本兵慌忙開槍,槍械卡殼。村民蜂擁而上,將開槍日本兵用農具擊斃,另一名想逃走的日本兵被村民林臘伢攆上去,一糞耙打倒在地。
林家大灣所屬的倉埠街道墩塘村村支書林先敏至今為祖輩的血性感到自豪。他告訴記者,自己的叔爺爺也參與那次英勇行動,「面對日寇他們表現得勇敢無畏」。

林更財(右一)和林先敏一同祭奠罹難村民。
血淚:74名村民被殺無人屈服
日寇駐地在劉重武村,離林家大灣僅2里路。為避免被敵人軍犬發現,村民將兩具敵人屍體沉入幾裡外的米篩湖底,後轉移至10裡外的靠山店戰壕。
當晚,兩名日軍的失蹤引來6名日寇騎馬夜查林家大灣,村民眾口一詞:「不知道」。此後,日寇四處打探,威脅利誘,仍一無所獲。
1939年1月23日清晨,日寇包圍林家大灣,將村中160多人抓起來拷問,並以燒房、殺人相威脅,眾人仍守口如瓶。日寇氣急敗壞,將69位青壯年村民押解到劉重武村祠堂內折磨逼供,連續5日村民無一屈服。
1月28日,日寇從69名村民中挑出8人掛在車後遊村示眾後,將他們殺害於陽邏煙子山;2月2日,日寇威逼鄰村民眾在林家大灣村後稻場挖坑三口,將關押的61人押回村中。這群遍體鱗傷、走路一瘸一拐的村民中就有林更銀的爺爺林繼佳和爺爺的親叔叔林向萬。

林更銀帶著老伴撫摸遇害親人的名字。
林更銀回憶,爺爺林繼佳被害時只有30歲,有個9歲的女兒和7歲的兒子。「7歲的兒子就是我的父親林生富。小時候,每當父親講到爺爺遇難時的慘狀,他都會大哭一場。」
林更銀說:「當得知日軍要下毒手時,被捆綁的61位村民憤怒反抗,有的用頭猛力撞擊鬼子,鬼子當即槍殺2人。鬼子隊長舉刀發令,一時血流成河。」
「日寇撤離後,我父親和親戚們扒開土坑尋找被害爺爺的遺體,憑生前衣物辨別才將屍身和頭顱合一。」林更銀說,日軍殺人後還將全村284棟房屋焚燒殆盡,燒死一名臥病在床的婦女,全村先後被害74人。
血誓:近百村民從軍衛國
林先敏告訴記者,「林家大灣慘案」發生後,村無片瓦,男性青壯年勞力損失大部,村里12歲男孩子不得不犁田打耙。倖存的村民一邊重建家園,一邊發誓要剿滅日寇。

林更銀展示自己「光榮在黨50年」證章。
1941年,林家大灣17歲的村民林上元報考軍校。畢業後,林上元放棄留校任教的機會,選擇和父親一起投身抗日戰場。2015年,林上元作為抗戰老戰士代表獲頒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
林先敏說,林上元今年已經101歲,此前每次回村第一站都會來「反抗日寇暴行紀念碑」前祭奠罹難的村民。他和村民反復強調的一句話是:「沒有國,哪有家?這絕不是一句空話。」
1972年底,時年20歲的林更銀和其他村民一樣報名參軍,他在部隊服役6年,還當上了班長。轉業後,他又將兒子林雄和女兒林英送進了部隊。在他看來,只有國強才不被人欺,只有保衛好祖國才能有幸福生活。
「村民林大焱參加瞭解放戰爭,林美國、林華山參加了抗美援朝,林金奎參加了對印自衛反擊戰,林更安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今年80歲的林更財扳著手指頭給記者統計了村里的衛國英雄。

村民將反抗日寇暴行的事蹟雕刻在石碑上,警示後人。
「只要是保家衛國,當兵的願望總是比別的村強烈些。」林更財曾在1982年到2001年擔任村支書,在他記憶中,每年都有兩到三個村民當兵。新中國成立後已有近百名村民當兵,要不是名額限制這個數字會更多。
林更財回憶,20世紀80年代,參與「林家大灣慘案」的一名日本老兵阪田,帶話過來,想來村里道歉,但是被憤怒的村民斷然拒絕。
「不能忘,不敢忘。」清明前夕,倉埠街周埠小學校長陳建華帶學生來給74位罹難的先民掃墓。他說,他每年清明都帶學生來,每次聽完村民講述「林家大灣慘案」,心情都難以平靜。「先輩的錚錚鐵骨和凜然正氣就是民族魂,希望學生們牢記,一代代傳承。」
(長江日報記者楊佳峰 攝影記者何曉剛)
【編輯: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