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中老鐵路架橋,連起國際合作通途
在當今全球化浪潮洶湧的時代,交通基礎設施作為經濟發展的「先行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中國鐵路憑藉其強大的運輸能力、高效的運營管理和持續的創新精神,已然成為國際運輸領域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不僅在國內構建起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更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出卓越的貢獻和影響力,成為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國際合作的強勁動力。

若說近年來中國鐵路在國際運輸領域取得的成績,中老鐵路的開通運營當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條連接中國昆明與老撾萬象的鋼鐵巨龍,自開通以來,實現了貨物運輸「從通到暢、從暢到快、從快到旺」的華麗蛻變。截至2025年3月30日,累計運輸貨物突破5600萬噸,其中跨境貨物1300萬噸,連續三年實現兩位數增長,這一組組亮眼的數據,正是中老鐵路在國際運輸中強勁實力的有力證明。它不僅是一條簡單的運輸線路,更是中國與周邊國家經濟交流、文化融合的橋樑,是區域合作的生動實踐。
中老鐵路在國際運輸中的貢獻,體現在其強大的運輸能力和高效的物流服務上。以「瀾湄快線」班列為例,其精準的智能化裝卸系統和快速的運輸效率,為生鮮產品等對時效性要求極高的貨物提供了完美的解決方案。榴蓮、香蕉等東南亞水果能夠迅速進入中國市場,而中國的智能家電、綠色食品等也得以快速運往老撾等東南亞國家,滿足當地市場需求。這種雙向的高效流通,不僅促進了商品的交換,更帶動了沿線產業的升級和區域經濟的發展,讓中老鐵路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活力引擎」。
現代化、智能化的物流運營和管理,為貨物集結、班列開行進程注入了強大動力。中老鐵路開通以來,鐵路部門不斷創新,打造跨境貨物運輸產品。累計開行「瀾湄快線」國際貨物列車1840餘列,推出了「京滇·瀾湄線」「滬滇·瀾湄線」等國際貨運班列產品,實現了跨境貨物運輸的多元化和專業化。同時,中老兩國鐵路、海關、邊檢部門加強溝通協作,完成了磨憨鐵路口岸的擴能改造和智慧化建設,口岸進、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大幅壓縮,通關效能顯著提升。這種高效的管理和創新精神,不僅提升了中國鐵路的國際競爭力,更為全球物流行業樹立了標杆。
中老鐵路在國際運輸中的貢獻和地位,以及其對周邊國家的帶動和輻射作用,是中國鐵路不懈努力、勇於創新的結果,也是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的體現。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鐵路將繼續以其卓越的實力和擔當,為全球物流運輸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力量。
(來源:中國網 作者:張曉陽)
【責任編輯:郭旭】